• 78阅读
  • 0回复

于振善尺算法介绍(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6-19
第4版()
专栏:

  于振善尺算法介绍(一)
自从本刊五月十九日发表“尺算法发明者于振善”的文章以后,许多读者来信询问关于尺算法的问题。本刊特从今天起将尺算法作一次较详细的介绍,以供大家研究。
——编者
从实地观察中发现了尺子的作用
于振善同志在开始研究新算法的时候,曾花了五年的时间,造成了一种“木质计算器”。因为技术及物质条件的不足,不适合需要。他感到有改换研究工具的必要。于是他开始实地观察,研究各种东西,得出如下的结论:无论火车、轮船、房屋、桌椅及一切用具,在开始制造时,都是先用尺子量一量,定出尺寸,然后进行计算、设计,再用尺子量着作。因此,他想到尺子一定可以用来计算账目。他便选定了“尺子”作为他研究的工具。
由劳动经验中发现用尺子计算加减
于振善在做木工时得到了一个经验:如果想把一块木板分成二等份,不必先去量一量木板有多宽,只需用两根有同样刻度的尺子,把一根尺子的0,对在木板的一边上,把另一根尺子的0对在相反的对边上,在两根相对着的尺子刻度相同的地方记上一点,由这一点做一根垂直线,就可以把这块木板分成相等的两块。
他仔细研究这两根尺子的关系,发现上面尺子(他叫作正尺)的0,正对着下面尺子(他叫作倒尺)上的8,正尺的1正对着倒尺的7,正尺的2正对着倒尺的6……;同时正尺的7正对着倒尺的1,正尺的8正对着倒尺的0。由这里他得到一个结论,就是:这两根尺子所有相对着的刻度所代表的数目,加起来都等于8。于是他得到了用尺子算加减的方法。
由劳动经验中得到了“斜”的启示
于振善研究出了用尺子算加减的方法以后,他就想到:既然可以不用尺量就能把木板平分成两份,也一定可以把木板分成随便多少等份,而无须先量尺寸。经过多次的思考与试验,结果只能把木板分成双数(例如二、四、六、……)的等份,而不能分成单数(例如三、五……)的等份。有一天,他用斧子砍一根木棒,他感觉到横着砍非常费劲,要是斜着砍,很容易就把木棒砍断了。同时,他又联想到在秋天用镰刀割庄稼的时候,横着割费力,斜着割省力;又看到作木工时所用的刨子、凿子、锯,……全是斜刃的。因此,他对“斜”的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兴趣,他就想到如果用尺子来斜分木板及算账也一定是可以的。
“平面斜分法”“平面分斜法”及“互相平分”
于振善发现了“斜”的作用以后,他即努力于这个新方法的研究与试验。他由这里发现了“平面斜分法”、“平面分斜法”及“互相等分”的道理。
如果想把一块木板分成五等份,只要用一个等分的木尺,把这木尺的0对在木板的一边上,将五寸的刻度斜在木板的对边上,如第二图所示,在通过尺子的一寸、二寸、三寸、四寸的地方各点一个点,过这四点画四条与边平行的线,即可很容易的把这木板截成五等份。用同样方法可将木板分成任何等份,这种方法就叫作“平面斜分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