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如何把物资流通搞活?——计委副主任、物资总局局长李开信答新华社记者、本报记者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17
第3版()
专栏:

如何把物资流通搞活?
——计委副主任、物资总局局长李开信答新华社记者、本报记者问
据新华社南京电 物资分配供应是社会主义生产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如何改进物资管理,把物资工作搞活?《人民日报》记者、新华社记者访问了正在南京主持全国物资局长会议的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家物资总局局长李开信,请他回答了与此有关的问题。
问:我国现行的物资管理体制存在什么弊病?
答:我国的物资管理体制,建国初期基本上是从苏联搬来的,以后虽然经过多次改革,但是由于受到生产资料不是商品这一观点的束缚,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现行管理体制的弊病,主要是:过分强调计划分配调拨,忽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主要依靠行政办法,不注意运用经济手段。因而造成管得死,效率低,没有很好发挥流通环节应有的作用,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不相适应,必须认真进行改革。
问:在改进物资管理方面,已经采取了哪些措施,收到了什么效果?
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强调按经济规律办事,提出了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针,物资部门的广大职工,解放思想,打破了生产资料不是商品,不能在市场上流通的框框,采取了一些把物资流通搞活的办法,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这些办法主要是:一、敞开供应。凡是资源允许的,如大部分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钢材的部分品种,都采取敞开供应的办法。二、核实供应。如维修用的轮胎,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已实行按照实际需要组织供应,不受分配指标限制;一些城市,对部分企业维修用的钢材等,也开始采取这种办法。三、凭票供应。即按分配指标发给供应票,用户不受时间、地点和品种规格的限制,到物资部门的供应站选购。对有色金属已经比较广泛地采用了这种办法,铸造生铁在有些城市也采取了这种办法。四、改革订货。如钢材订货,对各地区各部门取消了分品种指标的限制,由用户在总的分配指标内,按照实际需要的品种规格订货。五、开设市场。已有五十几个大中城市开设了生产资料市场,从处理积压物资发展到为生产企业经销、代销自销产品;有近五百个生产资料服务公司开展代购、代销、代加工、代托运和调剂业务,去年成交总额达三十多亿元。通过这些办法,开始克服了过去那种对所有物资,不管什么用途,不论数量多少,都要按照行政区划、部门,层层申请,层层分配的弊病,方便了用户,有利于生产建设。
随着物资管理办法的改进,物资部门的任务加重了。现已相应地增加了物资供应网点,改进了服务态度,独家经营的垄断思想和“官商”作风有所克服。
问:为了进一步贯彻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针,对物资管理体制的改革有什么设想?
答:物资管理体制改革,同其他方面体制的改革有着密切联系,是一件十分复杂的工作,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尚未确定以前,为了适应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需要,我们设想了一个初步改革的方案,其要点是:
改变现行的把生产资料分为“统配”、“部管”、“地方管理”三种类型的做法,而把生产资料重新划为“国家计划分配为主”、“物资企业经销为主”、“生产企业自销为主”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的物资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生产资料,如燃料、主要原材料和重要设备等。这类物资,以计划分配为主,在供应上尽量搞活,有一部分可以由生产企业自销。第二种类型的物资,是在国计民生中比较重要的通用生产资料,如轴承、工具等机电产品和部分金属材料、化工、建材产品等。这类物资,在保证完成经销合同后多余的产品,生产企业可以自销。第三种类型的物资,是第一、二种类型以外的其他物资,这类物资,原则上由生产企业根据市场需要,自行安排生产,自行销售。对这三种类型物资的价格,要根据国家的价格政策,分别不同情况,作出具体规定,更好地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