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山村邮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17
第8版()
专栏:

山村邮件
罗林
你也许以为山区不如平原好,但是,我却深深地爱上了山区。要问山区哪里可爱呢?——哎,真不知该怎样对你说。
我生在平原,长在平原,却分配到山区来工作。别人都说山区很穷,老百姓不开化,可我是党员,哪能不听党的话?山区总得有人来么——那是一九五一年的事,我才二十一岁。
到了山区,困难可真不小。我们这个小邮电所,连所长才三个人。我的任务是送信,送报,也送小件包裹。一天要走几十里路,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是不必说的了。
我的邮路很长,出去一个星期才能回来。中间几天,去哪住哪,去哪吃哪。粗菜淡饭,吃着香甜;土炕草席,睡着暖和。山里人不拿我当外人。他们打心眼里欢喜小邮电所,说是解放了,党想着山里人。
开始那两年,信件、报刊都很少,一个小邮包还装不满;但我的劲头还是很高,哪怕邮包里只装一封信,我也一步比一步紧地给人送去。因为这就是我们山区和外部世界的联系,因为这会给山区人民带来新的消息和喜悦。军属老大娘接到儿子立功喜报时有多么高兴啊,她让我把喜报给她端端正正挂到墙上;又忙给我捧出山里人稀罕的软枣子。好象杀敌立功的是我。小学校的老师拿到报纸多振奋啊,他把穿着短棉袄的孩子集合到操场上,给他们一字一句地念报上的好消息!还让他们站在高处向乡亲们喊话宣传……
我一天天在邮路上走着,每一段路都那么熟悉,每一户人家都能叫出名字。但不熟悉的是我那个越来越发白的邮包。它简直会长,不知不觉中膨胀起来了。在我的身后,从远处看来简直象个小行李卷了。所长说:“小伙子,不轻呀!”我这才觉出了它的分量!
一月月、一年年过去了。如今我们的邮电所已经改成了支局,人员增加了两倍,上级又给配备了摩托车,可是还忙不过来。每天都从公共汽车上卸下两大包邮件。报纸、杂志多得名字也叫不上来。信封各种各样,是从全国各地来的。有在外地工作的人写来的家信,有一些大工厂给公社农机厂寄来的订货单,有北京的专家和公社农科站的试验小组交流育种经验的,还有从国外来的感谢信呢,说这里生产的“猕猴桃”罐头很受欢迎……
前几天,新来支局工作的邮递员小张正在分拣信件,我对他说:“你闻闻这信,都有什么味?”小伙子去年从公社中学毕业,人挺机灵,也能吃苦。他瞪大眼睛望着我,不明白我的意思。我又说:“你闻闻。”他果然把一封封信送到鼻子下闻。我哈哈笑起来,说:“有石油味,有煤炭味,有钢铁味,有五谷杂粮味,有咱们伟大祖国的味,有社会主义山村的味。”他愣了一会,也笑起来。
真的,分信,送信,平常极了。可是,信件多了,邮包大了,不是反映出山村变化了吗?这山村越来越兴旺。小小的山村是咱们国家的缩影。你们写文章的人,好说“一滴水里能看到太阳”,咱山村不是一滴水吗?能看到什么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