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雁滩的春天——访兰州市郊雁滩人民公社社长马锡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18
第3版()
专栏:

雁滩的春天
——访兰州市郊雁滩人民公社社长马锡禄
新华社编者按:读了这篇通讯,真使人高兴啊!请同志们看一看,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短短的一年多,我国农村发生了多么喜人的变化!通讯描绘的一幅幅令人振奋的图景说明,那些怀疑农村大好形势的论调是不符合实际的。担心生产责任制会散了人心么?请看雁滩的事实。怕农民富了会出资本主义么?请看雁滩的事实。说实行多劳多得,发展家庭副业会把农民的眼光引向狭隘境界么?请听一听那场关于农业现代化的热烈讨论吧:“现在咱们可得紧着往前赶啊!”这话说得多么好啊。这就是中国农民此时此刻的心情。当农民们为着建设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紧着往前赶的时候,那些还在怕这怕那的同志,难道不应该想一想,我们自己应该怎么办?
兰州三月,正是大雁在雁滩落脚的时候,记者访问了这个位于黄河中心岛上的雁滩公社。
接待记者的老社长马锡禄,从初级社就当社长。他作为这个公社变迁的见证人,同记者进行了长谈。他的谈话就象大雁报告春天来临的信息一样,使人听到了八十年代第一春农村前进的脚步声。
真有点合作化时那个精神劲
问:眼下春季生产形势怎么样?
答:社员们从来没有象今年这样快乐过。我们从腊月二十五到正月十五,足足给社员放了二十天假。正月十五闹元宵那天,一百五十名社员前呼后拥地踩着高跷,扭着秧歌进了城。打的是传统的太平鼓,唱的是欢乐歌,还到省委大院放鞭炮,给省委领导耍了一下“社火”。
正月十五一过,我们公社一声唤要抓好春季生产,社员们就齐齐地上了工。今年的春季生产准备和各项活路样样比往年细。全社六千间温室和四百多亩塑料大棚里的蔬菜苗,苗齐苗壮。大田里已下籽和移栽了四千亩,比往年早一个星期完成了任务。
过去每年大年初一就赶着社员干活,我们当干部的催呀,喊呀,各种活还干不到头里。可今年,社员们春节也休息了,亲友也访了,戏也看了,活还干得好。我看这形势真有点我当初级社社长时那个精神劲和气魄了。
党的政策有调动千军万马的力量
问:社员的积极性是怎么调动起来的?
答:关键是个政策落实问题。林彪搞“灵魂深处爆发革命”,我那个时候也领着社员“爆发”过,可还是受穷,社员们说这不能当饭吃。而今党的政策一落到实处就不同了,它有调动千军万马的力量。中央两个发展农业的文件下来后,我们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抓了劳动定额管理、生产责任制,改变了过去“划道道”记工的办法;在社员家庭副业方面,我们取消了种种限制,社员自留地种啥,养猪养羊,赶集上店,都由自己决定。这几样一抓,形势大变。社员们出工再不七零八落、打毛衣、干私活了,家庭副业五花八门地开展起来了。社员们感到有奔头了,心里可畅快了,都说,过去多养个猪、养个羊,自留地种个菜籽,各种帽子就呱喳喳地扣下来,现在反过来鼓励社员搞呢!今后有了集体这一条腿,又有了家庭副业这条腿,走起路来轻快,还愁生产不发展?
去年,大家劳动好,全社一万六千多人平均每人分配二百五十元。一般农户都能从队上分来一千元左右。家里养上几头猪和几只羊,还能收入千八百元。
富了的社员不会走资本主义
问:社员有了钱,干部们怕不怕出资本主义?
答:哪有那么多的资本主义!担心社员走资本主义,实际上是对农民的觉悟估计不足。前几年,政策不落实,社员生活困难,我们还一个劲地批资本主义倾向,越批集体越拢不住社员,社员越外出。现在,社员的说法是:中央给我们办的好事多得很,我们应该更热爱集体。全社六千五百多个劳动力,除个别懒汉外,我还没发现那个社员在外胡跑,搞投机倒把。
滩尖子大队一队社员李德祥,家有六个壮劳动力,去年从队里分了一万元,社员们把他家叫“万元户”、“农村里的高干”。钱一下来就都存银行了。社员们对他说:“你挣这么多钱不花,死了还能带走?快把商店卖的三千元的彩色电视机抱一台来,再做上几件新衣服时兴时兴。”他回答说:“我一辈子没看电视还不是过来了,有了钱不能瞎花。存在银行,对国家对个人都有好处。”他每天还是穿着旧衣服上工,一年四季不进个城,每年劳动都在三百天以上。
小伙子娶媳妇不再难
问:请你谈谈,农民的思想和社会风气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经济状况能改变人们的思想和社会风气。现在,人与人的关系团结了,干群关系密切了,父子不再为经济争吵了,婆媳关系和睦了,就连小伙子找对象都好找了。过去,我们雁滩虽说靠着城,可生活不强。村里的姑娘都要到城里找个工人。全社就有五百个姑娘嫁到城里。人们说:“雁滩姑娘对外不对内,对工不对农。”那时,谁家要有几个儿子,当爹妈的都愁死,思想上压个大包袱,走路都低着头。小伙子们不安心农业,总想到城里找个工作。如今姑娘们的想法变了。去年一年本队姑娘找本队小伙子的就有十几对,今年春节又有几对结了婚。现时正谈着的还不知有多少。
社员在想农业现代化了
问:社员们对农业现代化都是怎么想的?
答:关于农业现代化,社员们说法就更多了。我每次到生产队去,社员们就把我围起来,问农业现代化搞个啥,怎么才叫现代化,还逼着我答复。我就和他们一块讨论。有的社员说:农业现代化恐怕不光是有机器,有汽车、拖拉机,咱们的蔬菜产量质量要赶上去,将来把咱雁滩建成公园,建成蔬菜基地。有的社员说:社办工业要发展,科学种田要创奇迹,集体和个人收入要翻上几番。还有的社员问,外国有些家庭有洗衣机、电冰箱,我国什么时候能有?是不是生活水平达到那个程度就叫现代化?我跟他们说,关键是集中精力把生产搞上去,以蔬菜为中心,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科研、种菜温室化都要抓好。满足城市的蔬菜供应,还有,咱们的旧房子要逐步改建成小楼房。今后究竟是啥样,我说不太具体,反正是过好了,国家富强,农民富裕。我提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社员们还回忆起了一九五八年。他们说:要是当时稳一点,象现在这个样一直发展下来,咱们的日子要比现在好得多。现在咱们可得紧着往前赶啊!
新华社记者 祖伯光(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