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大商场经营好小商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18
第4版()
专栏:

大商场经营好小商品
天津市劝业场平均每天接待顾客十万余人次,商品达二万八千多种。一九七九年全年营业额一亿三千六百余万元,上缴利润一千一百多万元,在天津市名列前茅。这个有名的大商场,特点之一是十分注意经营小商品。今年一月,该商场从山西闻喜县玻璃器皿厂进十万个玻璃口杯,进价每只一角二分,零售价一角五分,除去一切费用,每个口杯只盈利一分多钱。当时在天津市场上,同样花色规格的其他地方生产的口杯零售价是三角六分到四角,劝业场却没有据此提高玻璃口杯的售价。由于闻喜县口杯价格合适,上市后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几天时间十万个口杯就卖完了。商场又急电闻喜县玻璃器皿厂,再进二十万个。在很短时间内供应市场三十万个口杯,约占全市口杯供应量的三分之一。劝业场从这笔生意中仅盈利四千多元。商场的小百货组经营几百个品类、四千多个品种,营业员一百五十多人,平均每人每月只有三十几元的盈利,远不如其他货组,但劝业场对小百货经营得十分认真。他们有一句生意经:“不怕不卖钱,就怕货不全”。劝业场的领导同志说:做买卖只讲盈利,不讲市场需要,不是社会主义的好买卖人。
如何做生意,早在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里就有精辟的论述。司马迁说:“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商而通之”。司马迁没有讲大宗小宗,凡是“奉生送死之具”,都要“商而通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只要于人民生活有利的,就该积极经营。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消费者“不召而自来”。天津劝业场每日顾客盈门,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有的商业人员不是这样。他们做生意只讲赚钱,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本来是想多得些利润,实际上往往事与愿违。顾客不光顾,那有利润可得?!这些商店若能学一学劝业场的经营思想和经营作风,从无利中看到有利,从薄利中夺得厚利,一口一口地吃,一点一点地做,占领市场,提高商店在顾客心目中的威望,把生意做活,一定会比“一口吃成胖子”“三天不开张,开张顶三天”的做法要好得多。我们的社会主义商业,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因此,认真经营小商品,实质上关系到经营思想和经营作风,对此不可等闲视之。
史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