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对迅速降低能源消耗起了重要作用 上海经济部门出现一批“能源专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19
第2版()
专栏:

对迅速降低能源消耗起了重要作用
上海经济部门出现一批“能源专家”
据新华社上海电 记者黄波瑞报道:上海经济部门出现一批善于管理能源、节约能源的人才。他们对上海迅速降低能源消耗起了重要的作用,被人们称为“能源专家”。
上海燃料公司供应二组组长谭伯康就是其中一个。他同他的小组负责管理六百九十家工厂的燃料供应。他们对每个厂所需燃料的供应定额、品种、消耗、库存量,以及锅炉房、煤场、蒸汽管道、热能利用等情况了如指掌。在上海煤炭供应最紧张的时候,全市经常只有一天到一天半的煤炭库存量。但是,由于谭伯康的灵巧调度,这些工厂的用煤做到了班班不断“餐”。一九七八年,全国物资部门授予谭伯康“全心全意为生产的好服务队员”光荣称号;一九七九年,他又被命名为全国劳动模范。
象谭伯康这样的服务队员,上海燃料公司共有六十四名。他们担负了消耗燃料占全市耗用量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二千九百八十三个工厂的燃料供应任务。由于他们长期辛勤的工作,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料,为上海实行能源定额管理、降低能耗创造了条件。现在,全市每月用煤在五十吨以上的九百三十一个大户,能源消耗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上海市劳动模范、虹口区豆制品一厂司炉工黄宝昌,是大家公认的锅炉改革专家。一九六三年黄宝昌改革“康克令”老式锅炉获得成功,使煤耗降低百分之二十。近几年,又有新的发展,经他改革的国产锅炉,煤耗猛降百分之五十三,一吨煤顶上两吨用。几年间,黄宝昌共帮助兄弟单位改革工业锅炉六十多台,改革生活炉灶一百四十多座,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煤炭。去年,上海市有八千多名司炉工学习黄宝昌的经验,使全市将近半数的工业锅炉得到改造,降低煤耗百分之十,共节约用煤十二万吨。
上海第五钢铁厂热工工程师王震华也是全市有名的节能行家。他把“可塑性包扎水冷管”节能新技术应用于轧钢加热炉,大大减少了热量的散失,使燃油消耗降低了百分之二十以上。他的经验已在全国轧钢行业推广,全国轧钢炉去年因此节约燃油二十八万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