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贞观史话——唐昭陵采访札记之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19
第3版()
专栏:

贞观史话
——唐昭陵采访札记之三
昭陵博物馆收存和展出的许多碑、志和史料表明,唐太宗李世民等人在选拔、考核官员方面,也有一些革新的活动。
李世民曾经严厉批评宰相房玄龄和杜如晦不该陷于日常事务中,叫他们注意大事,其中之一就是“求访贤哲”。他还亲自管这件事,把都督、刺史等地方官的名字写在屏风上,随时记载“善事”。他令宰相房玄龄和王珪负责每年考核官员,要求官员们做到“四善”:一是品德受人称道,二是清廉、谨慎、明智、有成绩,三是办事公道,四是勤奋认真不懈怠。除这“四善”外,还有具体要求,称为“二十七最”。比如,善于权衡人物,擢拔人材,是最好的选官;褒扬好人好事,抨击坏人坏事确当,是最好的考核官;裁决判断问题干脆利落而又合理,是最好的判事;审案推事合乎情理,处断公允,是最好的法官;训导有方,学生学习成绩好,是最好的学官;重视调查研究,反映和揭发问题准确,是最好的监察官;耕耨及时,收获成课,是最好的屯官;社会秩序安定,奸滥不行,是最好的行政长官;等等。考核“四善”、“二十七最”时,还规定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无最而有二善为中上;无最而有一善为中中;职事粗理,善最不闻为中下;爱憎任情,处断乖理为下上;背公向私,职务废阙,为下中;居官诌诈,贪浊有状为下下。
这些考核标准当然具有阶级性,在实践中也不可能全面贯彻,但是唐初朝廷注意考核,择优任用,同以前的一些朝廷比较,毕竟是政策上的一种改革,对调动官员,包括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起了作用,推动了各方面的革新。李世民说:我和你们每天的衣食,都是从民众取得的,所以设立官职要为民众做事,应当选用贤才,不能按关系亲疏、资格新旧定官职的大小。他所重用的文官武将中,既有隋朝的旧臣、农民起义军的将领,出身“低微”的宰相,还有奴仆出身的人。
唐太宗在选官和择将方面,执行着不歧视少数民族的政策。他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联独爱之如一。”虽然有些言过其实,但他的政策对团结少数民族上层人物,促进各族人民经济、文化交流是起到了作用的。来自少数民族的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执失思力都受到重用。在一次战役后,武将薛万钧排挤少数民族将领契苾何力,想独享战功,两下闹得几乎要动武。李世民知道了,怒斥薛万钧,还要罢他的官职。
他为了破格起用一些有才干的、品位不高的人担任宰相职务,在制度上,也作了改革。初唐沿用隋制,由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长官共议国事,相互制约,行使宰相职权。太宗在这个基础上有所改进,设置了参议得失的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当宰相使用,但官阶品位不高。这样做不受官品的限制,可破格使一些有才干的人担负重任。贞观时期比较注意通过学校培养各方面的优秀人才,为择优任用和选拔官员,保证各项事业的开展与革新创造条件。贞观五年(六三一年)在长安设置了国子监。当时学风很盛。京师计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画学、律学、算学等,又设弘文、崇文两馆。邻近诸国都遣送子弟来唐学习。在考核制度上,也有改进,由礼部考试选荐人才,由吏部考核选任官员,实际上是两次“择优”,鼓励人们要有真才实学。当时不光是择优加官进爵或破格赏赐,而且很重视各种荣誉奖励,对有贡献、有才学的人授以较高的荣誉地位和“学位”。比如,公元六四三年,在凌烟阁上画了二十四功臣像;一些大学问家被荣称为十八学士,画像也悬于凌烟阁。
李世民重视“择优”,又赏罚分明。公元六三七年,他颁行了唐律唐令,执法比较严明,对官员过失的斥责也较严厉。尉迟敬德经常在庆善宫出席宴会,如果别人的坐次在他之前,他就质问人家有什么功劳,“敢居我上”。有一次任城王李道宗劝他不要吵架,他竟勃然大怒,险些把人家的眼睛打瞎。太宗在席后提醒敬德想一想韩信、彭越为什么会被汉高祖刘邦杀掉,并且警告说,国家纲纪,离不开赏罚,不能光靠皇帝开恩宽容,应自己注意检点,否则后悔就来不及了。这次谈话以后,敬德吓得呆在家里再三请求辞职,再也不敢闹地位了。由于他知道改过,唐太宗仍给他很高的荣誉,死前担任相当于高级顾问的职务。
在昭陵东南方,有一处被当地群众称为“牛犊塚”的小墓,远远低于一般功臣陪葬墓的规格。这却是唐太宗的长子,被废掉的太子李承乾的墓葬。这个太子的作风很坏,胡作非为,李世民曾一再公开斥责他。当他心怀叵测,罪过更大时,太宗就把他废为庶人,流放黔州,贞观十九年死在那里。要不是李承乾的孙子在唐玄宗时当了宰相,为他求情,是不能移柩昭陵陪葬的。
中国古代很多王朝在上升时期,大都注意“择优”、“求贤”,但是做得比较好,形成一套制度,维持较长时间的,却是初唐。李世民和“贞观之治”所以受到后世的称道,这大概也是一个原因吧。
本报记者 王焕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