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引来春风催花开——记北京一○八中学生学习解放军,树立新风尚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19
第4版()
专栏:

引来春风催花开
——记北京一○八中学生学习解放军,树立新风尚的事迹
走进北京一○八中的深绿色大门,一个玻璃橱窗吸引了我们。橱窗中间,贴着四十三名男女同学的半身照片,他们是本学期开学以后,全校评选出来的学雷锋积极分子。
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访问了校长卢立起同志。他告诉我们:学生们的精神面貌发生较大变化,是近几个月里的事。单是寒假期间,就做好事八百二十一件。开学以后,好人好事就更多了。
“为什么最近变化大呢?”
老卢笑笑说:“这得从‘子弟兵破冰救学生’谈起。”
“子弟兵破冰救学生”的事迹,报上曾广为宣传。说的是一○八中的学生鲍文利去年十二月八日滑冰落水以后,跟他同去的张春翔、潘小杰、王军三个同学当即前往抢救,未能救起。正当鲍文利生命危急的时候,四个解放军同志闻讯赶来,跟几个工人一道,把他救上岸来。老卢说:“这事当时轰动了全校。我们研究决定:请抢救鲍文利的解放军战士曹怀良、乔晓亮、刘顺义来校担任辅导员,在全校开展‘学习解放军,树立新风尚’的活动。这一活动很快开展起来了。”
四一班请曹怀良同志到班上座谈。同学们听他讲完破冰救人的经过,问道:“破冰救人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曹怀良说:“我只想到要把人救上来。”又问:“你听到岸上有的人说那些风凉话没有?有过什么想法?”“全心全意为人民,是我们的唯一宗旨。他们越是挖苦得厉害,我们越是要把人救上来”。解放军战士的高尚情操教育着同学们。过去一段时间被个人主义压得抬不起头、又不敢向老师暴露真实思想的杨洁琪同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在周记中写道:“要象英雄那样有宽广的胸怀,活为人民而活,死为人民而死。”
郭新恒上初中的时候,自学完了高中的数学;到了高一,又自学了高中的其它课程。他原来一心想自己考上好大学。可现在,他明白了搞四化要靠大家发挥聪明才智,光靠几个拔尖的人不行,因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帮助别人,愉快地当上了“小老师”。
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或者在自家住的院子里,同学们一旦发现别人有困难,立即伸出援助的手。翻开各班的好人好事记录簿,有的帮邻居照顾老人和小孩,有的帮拉车人推货物上坡,有的帮外地人找住所。赵昆同学在街上看到一个小孩啼哭,立即跑过去问,原来小孩迷路了。他抱着小孩,一边哄,一边走,一边打听,终于把小孩送回家去。
一○八中的同学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但要精确地统计却相当困难,因为他们都不肯说。前不久,山西一个同志给一○八中寄来一封信,请学校党组织转达他对一个女同学的谢意,但他不知道那个同学的名字。事情原来是这样:今年一月二十七日,樊丽曼在长安戏院门前拾到一个透明塑料钱包,内有人民币二十九元,还有一张次日离京的火车票。她抬头看见一个同志匆匆穿过长安大街,便赶紧追上去详细询问。那人果然丢了一个钱包,内装钱物与拾到的相同。樊丽曼把钱包交给他。他万分感激,诚恳地问:“你叫什么名字?”女同学微微一笑,摇头不答。失主再三追问,她只得说:“我是一○八中的学生。”
本报记者 李绪萱 王行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