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这样的好事为啥无人敢点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20
第2版()
专栏:一事一议

这样的好事为啥无人敢点头?
去年春天,一场大雪过后,牲畜饲草奇缺。我们县有个大队的第三生产队,眼看四十五只母羊和二十九只羊羔要饿死,就决定由队里出钱、出工分,包到户饲养。结果队里花了一些钱,保住了价值更高的一群羊。
秋天,这个大队有两个生产队,想起春天分户饲养的好处,又想那样办。可是被大队支书拦住了,说要请示公社。公社回答说,不能那样做。这样一来,干部群众干着急,没办法。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听到一些议论。群众说,现在有些对集体和社员都有利的事,常常没人敢点头。比方在坝上地区,大牲畜能吃饱青草,一般是当年六至十月。十月以后到来年六月坡滩草枯期间,主要靠圈棚饲养。这时母畜大都怀驹,因气候、饲草等条件的影响,落驹现象比较严重,十个能保住五个就算是比较好的了,个别队连三分之一的驹都保不住。如果在头年十月草枯时把大牲畜分户饲养,到来年六月能吃饱青草再交回队里,肯定会比现在这样养得好、养得快。可是,一沾户养的边,就没人敢点头了。这样对集体和社员都有利的事,没人敢点头,就是办不成。为什么有些干部不敢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呢?这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河北省张北县 贾荣
张北县在冬春牲畜圈棚饲养期间,一些生产队根据本地情况,把羊分户管理,效果很好。可是为什么群众要求这样做,却无人敢点头呢?这说明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影响还在有些人头脑中作怪,在他们看来,一沾上“包”字,就有走资本主义道路之嫌。
牲畜饲养包到户有什么可怕呢?事实告诉我们,冬季分户饲养和集体饲养一样,都没有改变羊群的所有权,没有危害集体利益,根本不发生所谓方向道路问题。相反,包到户饲养,不仅可以解决集体饲草不足的困难,而且可以养得更好,对集体有利,对个人也有好处。这有何不可呢?
长期以来,在极左路线干扰破坏下,无论农区还是牧区,经营管理上一味讲“大”,讲“公”,不敢和“包”字、“户”字沾半点边。到处是“大呼隆”,实际上是“大窝工”。现在该是改变的时候了。适应各地生产力水平的管理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不改变公有制,不损害集体利益,对发展生产有利,无论哪种形式都应该允许。我们不应该守着过去那些框框不放,而应多从群众的实践出发,只要对发展生产有利,就符合政策精神。应该调动每家每户的积极性,大家一起想办法增产增收。难道把牲畜集中在一起冻饿而死是社会主义,而包到户养好了,倒成了资本主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