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正确对待不同意见 健全民主集中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21
第3版()
专栏:

正确对待不同意见 健全民主集中制
铁瑛
发扬党内民主,正确对待不同意见,是党内政治生活的一项重要准则。
正确对待不同意见,既是发扬民主的需要,又是实行集中的需要,是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的重要一环。我们讲民主,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让各种不同意见都发表出来;我们讲集中,就是要在倾听不同意见的基础上,把正确的意见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现在,我们党正领导着四化建设这样一个极其宏伟而艰巨的事业,如果没有高度的集中,不是同心同德,步调一致,四化的目标怎么能实现呢?但是,高度的集中来自高度的民主,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办法来源于党内外群众的集体智慧和实践;四化建设一点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生气勃勃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能不能正确对待不同意见,关系到党的兴衰、革命和建设的成败。在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统治的时候,排斥不同意见,对坚持正确意见的同志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使我们党吃了大亏。经过延安整风运动,从“七大”到“八大”,党内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生动活泼,团结一致,保证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保证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但是,随着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党内骄傲自满的情绪滋长起来,听不得不同意见,党的民主集中制受到了损害。特别是十年动乱期间,党内生活极不正常。一方面,压制民主,一提不同意见,就说是“阶级斗争”、“两条路线斗争”,轻则批判斗争,重则撤职罢官,甚至身陷囹圄,含冤终身;另方面,又搞所谓大民主,导致了无政府主义的严重泛滥。阴谋家、野心家林彪、“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需要,利用我们党的错误,大搞“打倒一切,全面内战”。他们接过“大民主”的口号,竭力煽动派性和无政府主义,鼓吹“群众运动天然合理”,“踢开党委闹革命”,愚弄群众,分裂群众。谁反对这样做,他们就说你是“执行资反路线”、
“走资派”。他们又大搞封建法西斯专政,打着全面专政的旗号,压制、打击和迫害持不同意见的人,动不动就给人扣上“反对无产阶级司令部”、“反革命”等帽子。十年浩劫,使我们党的肌体和党的声誉受到很大的损害,使我们的事业遭到严重的挫折,教训是极其沉痛的。
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揭发批判林彪、“四人帮”的极左路线,党内越来越多的同志深感党内生活不正常的严重危害性,觉悟到恢复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极端重要性。党内生活开始正常起来,民主空气逐步活跃起来。但是,要治愈林彪、“四人帮”给党造成的严重创伤,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往往有这样的情况:一强调民主,无政府主义就出来兴风作浪;一强调集中,“一言堂”、家长制作风就会抬头。这两者看起来是对立的,实际上它们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独断专行,搞“一言堂”,表面上好象是很强调集中统一,实际上用个人的意志代替集体的意志,不可能有真正的集中统一。同样,那种不要党的领导的“大民主”,实际上是借群众运动之名,压制别人,不准发表不同意见,这是最大的不民主。因此,要正确对待不同意见,坚持民主集中制,既要反对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主义倾向,又要反对“一言堂”、家长制的作风。应当看到,我国封建制度统治了几千年,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小生产者的思想意识象汪洋大海一样包围着我们,要在党内肃清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和自由散漫、纪律松弛的恶习,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广泛深入的教育和严肃的斗争。
要正确对待不同意见,首先必须搞清楚几个认识问题。
党内有各种不同意见,是好事,还是坏事?在讨论重大问题的时候,是领导一讲,就一致通过,甚至曲意逢迎好呢,还是议论纷纷,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好?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是一潭死水,万马齐喑好呢,还是大家敢于讲话,生动活泼好?显然,还是让人家讲话好,让各种意见都谈出来好。由于各人所处的环境和接触的事物不同,对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是完全正常的。党员在党的会议上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敢于从爱护的观点出发对领导人提出批评和意见,这是党内生活生动活泼的表现,这是党员政治责任心和积极性的表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个领导者个人,不管阅历多深、知识多广,总有一定的局限性,总不可能什么都懂,什么都对。集体的智慧总比个人的智慧要高。多听听不同意见,可以使自己想得更周到一点,可以避免这“一失”。当然,我们所说的不同意见,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前提下的不同意见,是在实现四化这个共同目标下的不同意见,而不是那种背离四项基本原则和四化大目标的所谓“不同政见”。对于这种背离四项基本原则的“不同政见”,我们决不能让它们自由泛滥。但是,在一定范围内了解或听听这种意见,也可以从反面或侧面提供参考和借鉴。
让各种意见充分发表出来,会不会带来麻烦?我们有些同志喜欢作“一律化”的规定,下“一刀切”的指令,一个比例、一个框子往下套,不允许人家因地制宜,以为这样做省事。其实,干革命、搞建设,从来是“麻烦”的。从我们一个省来说,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历史状况和工作基础不同,怎么可以“一律化”、“一刀切”呢?实践证明,事先多听听不同意见,多同各方面商量,把工作做得细一点,看起来似乎是麻烦一些,实际效果则会更好一些,麻烦的事情会少一些。相反,“一律化”、“一刀切”,看起来是省事,到头来总是事与愿违,碰钉子,吃苦头,没有不麻烦、不被动的。
既然党内有不同意见是客观存在,是好事,那么,有了不同意见怎么办?听不得不同意见,独断专行,是不对的;争论不休,莫衷一是,该集中的不集中,同样是不对的。领导的责任是善于把各种不同的、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转化为统一的、集中的、系统的意见。这就是说,有了不同意见,首先要听得进,不要一下子把人家顶回去,不要计较人家的方式、态度,一触即跳,要让人家把话讲完,然后,加以充分的讨论,加以分析研究。对于正确的意见,不论是多数人的还是少数人的,不论是上级的还是下级的,都要欢迎,都要接受。对于基本正确或者部分正确的意见,不要求全责备,要虚心接受正确的合理的部分,要有“沙里淘金”的精神。对于错误的意见,也要耐心地听完,然后慢慢地加以解释,不要简单粗暴地采取压服的办法。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只有经过充分的讨论,反复的比较,正确的意见才能被大家所接受,持有错误意见的同志才能心悦诚服地放弃自己的意见。如果一时想不通,应该容许人家保留意见,容许人家有一个实践和转变认识的过程。这样,才能由不统一转化为真正的统一。
要使每个党员都敢于发表不同意见,还必须从制度上加以保障。要切实保障党员的发言权利、申诉权利,以及对党的任何组织、任何党员和领导干部进行批评和监督的权利。对于提出不同意见的同志,要坚决实行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在我们党内,职务高低,只是分工的不同,没有尊卑贵贱之分。任何一个领导者,不管他职务多高,都只是这个组织中的一员,不能凌驾于组织之上,更不能把自己当作党的化身。反对某个同志的某个意见,不等于反对这个同志;反对某个领导机关的某个同志,不等于反对这个组织,更不等于反党。不要把思想认识、理论是非问题任意上纲为敌我性质的政治问题。党员只要不反对党的基本政治立场,不搞阴谋诡计,不在群众中散布违反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言论,不进行派性分裂活动,不泄漏党和国家的机密,由于认识错误而讲错了话,或者写了有错误的文章,不能认为是违反了党的纪律而给予处分。领导者如果对批评者实行打击报复,给人“穿小鞋”,“装材料”,应当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直至党纪国法的制裁。当然,任何一个党员,如果借口发扬民主,向党的组织闹独立性,同样必须受到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经过同林彪、“四人帮”的斗争,全党同志对党内生活中的种种教训,体会得更深刻了。只要我们认真接受这些教训,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就一定能够把我们党建设好,一定能够更好地发扬党内民主,正确对待不同意见,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