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他是真正的共产党员——记“一心为革命的好飞行员”孙安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21
第3版()
专栏:

他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记“一心为革命的好飞行员”孙安定
一九六九年的一个夏日,一具高空气球载着反动宣传品穿过白云,随风飘进东南沿海。一架超音速歼击机奉命起飞,“咚咚咚!”几声炮响,气球应声落地。
这是一次漂亮的战斗。本来,高速歼击机对于低速飘移的高空气球,既难以发现,又难以击中。可是,飞行员孙安定一举首创了本部队歼击机击落空飘气球的战例。
过硬的飞行技术,来自顽强刻苦的攀登。
六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孙安定结束了航校生活,走上保卫祖国的战斗岗位。这个来自山西永济县的青年农民,只断断续续念过五年书,现在成了一名光荣的飞行员,是多么不容易啊!想当初,教员领着他第一次打开飞机的座舱盖时,那成群成排的仪表、电门、开关、把手,弄得他眼花缭乱。那复杂的航空理论,更使他感到深奥莫测。
孙安定没有后退半步。他懂得战士的责任,牢记着一九五六年入党时的誓言。是呀,中国人民要彻底掌握自己的命运,就必须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共产党员不奋勇攻克科学技术的难关,又怎么谈得上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呢!
崇高的理想,产生巨大的毅力。他拚命地学习,没有星期天、节假日。他经常长时间地坐在座舱里,闭着眼睛辨认纷繁的仪表、电门和把手的位置,走路也在背诵公式和数据。孙安定终于以优异的成绩结束了航校各门课程的学习,成了驻守在祖国南疆的航空兵某师的一名飞行员。
孙安定纵横蓝天二十二年。他含辛茹苦,坚持不懈,把自己磨练成全团的技术尖子,在自己的飞行史上留下了一个个光荣的标记。他:
第一批放单飞;
第一批达到两种气象,担负战斗值班任务;
第一批完成新机种改装;
第一个击落敌空飘气球;
第一个飞行二十二年无事故症候。
这最后一项,是孙安定创造的优异的飞行安全记录。就是说,从第一次升空到最后一个起落,从未在飞行上发生过危及安全的问题。这需要高超的技术、高度的责任心,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然而,在林彪、“四人帮”横行的年月里,这个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好飞行员,却遭到了冷落。他被当成“单纯军事观点”的典型,光荣榜上无名,立功受奖没份,一直当了十年飞行中队长而不受重用。但是,误解和冷遇并没有使孙安定稍有懈怠。他置个人荣辱于度外,视党的事业重如山。哪一次艰巨的任务也少不了他,每一个飞行起落他都认真对待。为了党和革命的利益,他忍辱负重;任凭风云变幻,他斗志弥坚。和他同期入伍或晚于他入伍的同志,不少当了师、团领导干部。领导问他有什么想法,他说:“我参军不是为了当官,我的想法就是好好飞行。”组织上决定一位中队长改当军事参谋,有人说这是“降职”,他本人也有些想法。孙安定主动找他谈心说,干什么工作都是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做好工作是我们共产党员的本份。后来,这位同志提升为飞行大队长,孙安定又勉励他兢兢业业,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孙安定病了。亲友看到他身体不如从前了,劝他停飞,干点别的工作。他说:“党和人民培养一个飞行员不容易。我飞了二十来年,还没有打过仗,只要能坚持,就要一直飞下去!”
一九七九年二月,当惩罚越南入侵者的战斗打响后,孙安定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全神贯注地驾驶着战鹰在边境上空巡逻。但是,从战场返回,孙安定的病情猝然加重,竟于六月二十日不幸辞世,年仅四十三岁。在他生命的火炬就要燃尽的时刻,他嘱咐妻子说:“我死后,你要带着孩子回老家去,不要给部队添麻烦。六月份的党费,替我交上……”
战友们挥洒着热泪,悼念这位真正的共产党员。在这位坚强的战士逝世以后,上级党委追认他为烈士,追记二等功。中央军委授予他“一心为革命的好飞行员”荣誉称号,号召全军指战员向他学习。
本报通讯员 韩京承
本报记者 孙茂庆 王立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