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同天风月结良缘——鉴真大师像回扬州展出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21
第4版()
专栏:

同天风月结良缘
——鉴真大师像回扬州展出见闻
本报记者 孙东民 徐宁
四月的扬州,桃红柳绿,百鸟争鸣,正是“烟花三月”的季节。扬州人民盛情接待鉴真大师像“返里探视”,这件千载一时的盛事,成了中日友好交往史上的盛举。
从上海起程的载着鉴真像的菊黄色车头的专车,在柳枝摇曳的公路上缓缓行进。乳黄色车厢上“中日人民世世代代友好”十个大字分外醒目。它穿过常州,经过镇江,横渡长江,到达扬州,一路上都受到热烈欢迎。在鉴真当年东渡时曾三次经过的瓜洲渡口,人们挥动着两国的国旗、标语、花束、彩带,在扬州市区,更有数以万计的群众盛情迎接。当专车于十四日下午到达鉴真的故居大明寺时,山上山下站满了人群。人们在锣鼓声中有节奏地高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一千多年前大师东渡日本,把盛唐先进的文化带给日本人民,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光辉的贡献。今天,他的塑像“回乡探亲”,受到了如同鉴真大师亲自回来般的接待。护送鉴真大师像回乡的奈良唐招提寺长老森本孝顺,再也抑制不住眼中的泪水,连声感谢扬州人民的深情厚意。他激动地说:“昨天鉴真和尚回国,一场春雨为他洗尘,今天来到故乡又遇上晴天,这是让他好好看看一千多年后的故乡!”专程去上海奉迎鉴真像回国的全国欢迎鉴真大师像委员会主任赵朴初风趣地说:这是“天从人愿”!
四月十七日下午,大明寺鉴真纪念堂里聚集了近百名中外记者。人们注意着印有“鉴真大和上像”六个大字的铝制运装箱。在紧张的气氛中,四位日本朋友熟练而慎重地打开了两扇铝板、一扇木板的箱门。当包装严密的鉴真大师像从装箱内请出,纪念堂内顿时一片光明!鉴真大师的坐像被请进预先准备好的展橱,橱内放置着日本天皇为纪念鉴真大师像回国展出而赠送的瓷香炉。
鉴真大师的干漆夹纻坐像,是在鉴真生前由他的弟子塑造的寿像,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此像重十二公斤,高二尺七寸,与身等长。它是日本现存的最古老、最逼真的人物塑像杰作,被奉为日本的“国宝”。人们看着身披紫红色袈裟的鉴真大师的坐像,一千多年来保存得如此完好,人们深为日本人民的友情所感动。
森本长老已担任住持三十四年,是以鉴真大师为开山祖的唐招提寺第八十一世长老。三十多年来他为修复战后一度荒芜的唐招提寺终日辛劳。在寺内的供华园里,种满了中国的古莲、琼花、芍药、牡丹、紫竹等,他总是以中国的花果供奉鉴真。森本长老告诉记者:“前年邓副总理满足了我的心愿,让我陪鉴真和尚回国探亲。事后我反而有些心慌,不知该带什么礼物报答中国人民。”长老决定赠送樱花树苗和石灯笼。长老指着纪念堂前刚刚立好的石灯笼说:“这是材质最好的庵治石,是按受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八世纪天平时代的灯笼样式制作的,在加工过程中返了三次工。”森本长老表示:“石灯笼是日中友好的象征,我祝愿灯笼的灯火永不熄灭。”
从四月十九日起,鉴真大师像在大明寺鉴真纪念堂对外展出七天。
在开幕前的赠送仪式上,森本长老为赠送给大明寺的石灯笼点灯,大明寺能勤法师诵答谢诗;森本长老代表奈良市民送“三具足”(香炉、烛台、花瓶);能勤法师送森本长老一领袈裟。能勤法师说:“今天我们穿上了相同的袈裟,你我都是鉴真大师的门人,我们要为日中友好做出更大努力。”在中日双方僧人分别举行纪念鉴真大师的法会结束后,又举行了植樱花树仪式。能勤法师诵答谢诗道:“栽培此日证前缘,继往开来息敢肩?千古佛门传盛事,樱花三月蜀岗天”。两位长老祝愿:樱花树苗将一天天成长,中日两国的友谊也将一天比一天壮大!大阪华侨、江苏同乡会会长许朝坤自豪地对记者说:“在中日两国翻开友好历史的新一页的时刻,鉴真大师像回国巡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这是一千多年来两国的友好交流打下的基础,我们旅居日本的华侨,一定要象鉴真大师那样,与日本人民友好相处。”在场的两国朋友纷纷表示,要学习鉴真大师为中日友好的献身精神,世世代代,永结良缘。
鉴真大师一千多年前播下的友谊的种子已经在中日两国的土地上开花结果。在大明寺瞻仰鉴真塑像的人们衷心祝愿大明寺的石灯笼和唐招提寺的石灯笼永远放射出不灭的灯光,祝愿大明寺的樱花和唐招提寺的琼花越开越鲜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