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蒙罗维亚的军事政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21
第6版()
专栏:新闻分析

蒙罗维亚的军事政变
旭光
四月十二日凌晨,利比里亚国民警卫队上士萨穆埃尔·多伊带领二十名士兵冲进总统府,发动政变。新政权立即宣布建立利比里亚武装部队救民委员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萨穆埃尔·多伊担任委员会主席兼任国家元首。
这是利比里亚自一八四七年建国以来发生的第一次政变。政变后的当日,首都蒙罗维亚成群的人涌向街头与士兵们一起欢呼政变成功。但据外电报道,一些非洲国家政府对利比里亚总统、非洲统一组织主席托尔伯特在政变中被杀一事表示“遗憾”。
外国报刊在评论这次政变时指出,发生政变并不出乎人们的意外,因为,去年四月的“大米事件”揭示了利比里亚政局已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境地。
去年四月十四日,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爆发了反对提高大米售价的示威游行,并很快发展成为全市性的骚乱,政府派军队对示威群众进行镇压,使五百多人受伤,四十一人死亡。有一百六十多家商店(绝大部分是黎巴嫩和印度商人开设的)在骚乱中被抢掠一空。这是利比里亚独立一百三十多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动乱。这次动乱意味着这个自称政局一直稳定的国家从此进入了动荡时期。
利比里亚是一百三十三年前由返回非洲的美国释奴建立的共和国。建国以来,国家权力一直由释奴后裔(即美裔黑人)所把持,因此,广大土著黑人和占人口不到百分之四的美裔黑人间的矛盾很深。去年,国家财政经济出现困难,但托尔伯特政府为建造非统组织会址却花费了一亿多美元,致使财政赤字增加,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人民生活下降,群众普遍产生了不满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竟要提高大米售价,于是,“四·一四”反对政府的示威就象火山一样爆发了。
“四·一四”事件之后,托尔伯特政府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例如,把大米价格降低到原来的水平,允诺对执政的真正独立党进行整顿使更多的土著利比里亚人进入他的政府,等等。但这些措施并没有使国内的各种矛盾得到解决,只起了暂时的“扬汤止沸”作用。
二十八岁的新任国家元首萨穆埃尔·多伊在政变后发表的一次讲话中说,这次政变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国内贪污腐化泛滥,政府一直未能有效地处理利比里亚人民的事务;“我们除了推翻政府之外别无他法。”
多伊在讲话中还表示,新政权将实施不结盟运动的原则和目标,将尽最大的努力来保持和发展同一切爱好和平国家的友好关系,完全支持联合国的宗旨和目标,支持非洲统一组织,并希望把现有的“同美国的密切关系”发展得更加密切。在国内问题上,“新政府要做到给所有的人带来平等的经济和社会的机会。”
近日来,利比里亚局势已逐步恢复正常,蒙罗维亚的大多数工人已经上班,街道已恢复平常的面貌,一些学校已复课。局势是否将从此稳定下来,尚有待观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