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十七个省市进行工业改组,生产增长,质量提高,成本下降 专业化生产显示了优越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22
第3版()
专栏:

十七个省市进行工业改组,生产增长,质量提高,成本下降
专业化生产显示了优越性
新华社南京电 全国工业交通增产节约增收节支工作会议提供的材料表明:近一年多来,我国不少省市和工业部门结合经济调整,积极开展工业改组和建立企业性公司的试点工作,使工厂企业向专业化生产的方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据北京、天津、上海、辽宁、江苏、四川等十七个省市统计,到一九七九年底,共组建了各种专业公司、总厂九百七十个,其中企业性公司七十六个
(不包括全国性公司在内)。许多搞得好的单位,进行工业改组后生产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成本下降,显示了组织起来、实行专业化协作的优越性。
各地进行工业改组采取了以下几种做法:
一种是根据国民经济调整的要求,按行业把有关工厂组织起来,进行统一规划和合理分工,截长补短,促使生产有较大的发展。湖北省沙市成立了六个企业性专业公司和三个总厂,扩大了短线产品的生产能力。去年,收音机的产量比前年增长百分之七十六,钻床增长百分之三十五点五,柴油机和发电机组增长一倍多。
改组“大而全”、“小而全”的工厂,按产品、零件部件、工艺等组织专业化生产,是各地进行工业改组的另一种形式。产品结构相近、工艺类同、厂址又连成一片的北京起重机厂、建筑机械厂、第三通用机械厂,去年改组成北京市工程机械工业公司后,改组成十七个专业厂和两个直属车间,去年生产的十六吨轮胎吊车、八吨汽车吊车等产品的产量,比改组前增长百分之三十以上,今年一季度又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
各地进行工业改组的第三种形式是把工业改组同扩大企业自主权结合起来,使公司能运用经济手段把生产搞活。去年年初,常州市在原来手扶拖拉机“一条龙”协作的基础上,建立了常州拖拉机公司,市有关领导部门先是把市机械局的一些权限下放给公司,以后又将这个公司列为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以公司为单位,实行利润留成,使企业逐步成为对上全面负责、对下统一管理的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调动了公司和工厂职工的积极性。
在工业改组的试点中,有些省市和工业部门还因地制宜地采取合营、联营、向外地投资、工商合一、工贸合一等形式,建立了多种多样的公司。这些组织形式,大多数是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形成的,有利于双方取长补短、互相支持、互相促进。
全国工交工作会议认为,在工业改组和试办企业性公司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多数专业公司还是行政管理性质的公司,没有成为经济组织;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经济政策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一部分干部对工业改组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满足于“大而全”、“小而全”的现状,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切实地解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