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他时时刻刻想到人民——记沈阳市“交通民警标兵”王明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22
第4版()
专栏:

他时时刻刻想到人民
——记沈阳市“交通民警标兵”王明海
沈阳市第六届党代会代表、辽宁省五届人大代表王明海同志,从一九七一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连续七年被评为大队、市局先进工作者,先后被市局荣记一等功,被命名为“交通民警标兵”。一九七八年被评为沈阳市劳动模范,一九七九年被团中央命名为“社会主义建设新长征突击手”。
王明海同志一直在沈阳红旗广场南口点岗执勤。每天到广场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来往车辆川流不息。每天要指挥数万台(次)的各种车辆从这里通过。
一个深秋的傍晚,王明海同志正在执勤。突然,天下起大雨,他没带雨衣,浑身上下被雨水淋了个透,两只脚泡在雨水中,他患有关节炎,当时腰酸腿疼非常难受。但他想到:雨天路滑,视线不好,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越是这样的天气,越要加强责任心。行人和司机见此情景,都劝小王避避雨,但他一直坚持值勤。同志们问他,你不觉得苦和累吗?他总是笑着回答说:“只要我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多出一把力,再苦再累心也甜。”
多年来,利用早晚时间上岗加勤,已成为王明海的习惯,就连节假日、星期天,他也经常在值勤的岗位上度过,很少休息一个完整的节假日。青年人成家结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喜事,可他在结婚的当天还坚持上了早班岗,婚后的第二天又来到自己的战斗岗位上。
八、九年来,对人民有利的事情,王明海做了千百件还嫌少;对自己有利而对别人无利的事情,王明海一件也不做。他骑自行车上街办私事,把自行车送到存车处,看管自行车的同志说:“你们经常来这里维持秩序,帮了我们不少忙,你就不要给存车费了。”王明海回答说:“维护城市交通秩序是人民交通警察的责任,如果因为这个缘故不交存车费,那不成了利用职权谋私利吗?”
王明海同志常说:人民警察来自人民,为人民服务,要时时刻刻想到人民。一次,他到火车站办完事正要回队,一位老大娘问他:“去于洪区后榆树台坐哪趟车?”王明海看见老大娘焦急不安的心情,就主动询问。原来老人是从山东特意来沈阳到后榆树台探望患病的哥哥的。原约好有人到车站接她,可等了两个多小时不见有人来,自己又不知道怎么走。王明海听后立即来到车站广播室,请服务员广播找人。广播了好几遍,仍不见来人。他又领着老人到派出所用电话联系,但很长时间没有挂通电话。天黑下来了,他决定亲自把老人送到亲属家。他拿出自己的钱买了两张火车票,搀扶老人进了站台,正当他要上车的时候,老人的侄女边喊姑姑边向他们跑来。列车开动了,老人眼含泪花,不住地感谢他。
一九七八年十月,王明海同志被提拔为中队副指导员。荣誉多了,职务变了,他仍然保持着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王明海同志一家七口人挤在一间二十平方米的房子里,住起来很不方便。因此,明海和他爱人虽然同在市内,却一直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时间长了,明海的爱人就对明海说,咱们住房这样困难,你又是中队干部、省人大代表,不好向组织提一提要一间房?王明海耐心地对爱人说:“目前,我们的国家还有很多困难,还有很多同志没有房子住,当干部的心里要有群众,人民代表要向党反映代表广大群众利益的事情,不能总想个人的事。”今年春节腊月三十,在千家万户欢度除夕之夜时,王明海同志把民警从岗位上替换下来,让同志们早点回家过团圆年,自己却一直值勤到深夜。第二天清晨六点钟,他又精神饱满地到岗位上加勤来了。
在提干后的一年多的时间里,王明海同志和全队百分之七十的同志普遍进行了谈心。民警刘燕明是刚参加工作的新同志,开始他对做交通管理工作不太安心,明海就和他交朋友,特别注意关心和帮助他。小刘在王明海带动和帮助下,终于跃进先进行列,被大队评为先进工作者。几年来,在王明海的帮助下,先后有十几名同志入了党,被评为大队、市局的先进工作者。
(公安部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