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学习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22
第5版()
专栏:

学习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中央编译局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学说和实践,今天对我们仍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值得认真学习和借鉴。

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俄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当落后、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反动统治比较脆弱的国家里取得了胜利。革命的成功为实现社会主义创造了政治前提。掌握了政权的俄国无产阶级在大体上镇压了剥削者的反抗之后,就必须坚决、迅速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大大发展生产力,尽快地用社会化大生产代替小生产,使社会主义具有自己的物质基础。这是列宁领导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指导思想。列宁强调指出,苏维埃俄国仅仅在政治制度上超过资本主义国家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生产率,这样才能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从根本上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和对付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才能以丰裕的产品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彻底消灭阶级创造条件。要作到这一点,就必须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改造落后的经济,使工农业现代化。因此,早在一九二○年初,列宁就抓紧时机,组织了近二百名俄国第一流科学技术专家,制定出十年至十五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远景规划,即著名的全俄电气化计划。列宁甚至把电气化计划称为“第二个党纲”,并且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只有一个政治纲领还不够,还应当用第二个纲领,即恢复整个国民经济并使它达到现代技术水平的工作计划来补充。
列宁深刻地论证了经济建设是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根本任务,同时,亲自领导着苏维埃国家在内忧外患的险恶环境下抓紧机会千方百计地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一九二○年十一月,红军战胜了世界帝国主义在俄国的最后傀儡,胜利结束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经济任务、经济战线终于能够真正作为最主要的任务和基本的战线提到面前了。在此之前,迫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的客观形势,列宁几度想这样做都未能如愿;而当有了这种可能,他想立即这样做的时候,又受到党内派别斗争和无休止的大辩论的干扰。尽管如此,他还是坚定不移地领导党和国家全面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终于转向了“经济方面的政治”。他从不把经济建设看作单纯的经济活动。他赋予经济工作以明确的政治意义。他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从事经济工作的是老板,不是国家机构,但是在苏维埃国家里,经济工作是上自国家领导人、下至广大人民群众的事情,是“最有意义的政治活动”。
在苏维埃俄国进入大规模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时期后,列宁告诉党和全国人民,今后如果不发生什么突然事变,经济建设应当成为中心的任务。他指出,实现这一点要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没有武装干涉,第二个条件是财政危机不过分严重,第三个条件是要不犯政治错误。列宁尤其关注的是第三个条件即政治上的条件。他说,他希望大家少谈些政治,多搞些经济,而要实现这种愿望,必须不发生政治上的危险和政治上的错误,因为政治错误使党离开经济工作,迫使党花许多时间来纠正这些错误。他希望全党不犯可悲的政治错误,学会避免小的冲突,绝对禁止党内的派别活动,不搞奢侈的浪费时间的大辩论,以使国家的经济工作不致中断,而是持续地稳定地进行下去。

列宁在经济建设中,紧紧把握住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状况这一重要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一切经济措施的采取都必须有利于生产的发展。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建设在这方面是走过弯路的。列宁总结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执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经验教训,就是纠正经济政策中不实事求是的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一种特殊的、物资异常匮乏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前线的需要而被迫采取的,很明显,它的许多措施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连年战争的破坏,使俄国的本来底子就很薄的经济疮痍满目、濒于崩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执行,势必加深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动乱,威胁无产阶级政权的巩固。
列宁冷静地估计了当时俄国的政治状况和经济实际,果断地领导党和国家实行退却,采取新经济政策,探寻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途径。他领导党和国家对经济进行“改编、调整、改组”,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和相应的措施: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恢复农业生产力;成立国民经济计划委员会,制定和协调各部门的具体计划,保证远景计划的实现;改组工业管理机构,加强中央的集中领导,同时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发展商业,在一定限度内允许私人经济存在,促进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利用外国资本和国内私人资本来恢复和发展工业;学习和引进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重视使用科学技术专家,提高人民的文化科学水平;厉行节约,缩减机构,克服官僚主义和拖拉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改变领导作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改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等等。列宁特别指出,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容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并没有什么可怕,因为政权和经济命脉掌握在工人阶级手里,足以控制这种资本主义关系,使它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这对一个小农国家的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是大有益处的。从俄国的具体情况出发,为了加快经济建设的速度而要先放慢经济建设的速度,为了恢复工业而要先恢复农业,为了恢复大工业而要先恢复中小工业,为了恢复较集中的中央工业而要先恢复较分散的地方工业,为了走向大生产必须先使小生产发展起来,为了最终消灭资本主义必须先使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程度的活跃,为了实现社会主义而要先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这些都体现出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光辉辩证思想。新经济政策施行的结果,俄国的经济生活活跃起来,生产力逐步提高,广大工农群众特别是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工业、农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劳动人民的物质生活状况有了改善。

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充分保证俄国有可能建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问题只在于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缺少管理的本领。他认为培养、使用人才已是苏维埃俄国经济建设的当务之急。他大声疾呼:全部工作的关键在于人才问题。
列宁看到,经济建设的开展,一定会引起干部队伍构成的变化。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转移,要求相应地改变领导者的职能。因此,要适时地改编干部队伍,以适应新条件和新任务。列宁认为,有的人可以当一个最有能力的革命家和鼓动家,但并不适合担任经济建设的领导工作,因为管理是一种特殊本领,要管理就要内行,就要精通生产的一切条件,就要懂得生产技术,就要有一定的科学修养。列宁要求党的领导干部和经济管理干部丢掉门外汉的傲慢态度,要热心于各种经济建设业务,钻进去,抓紧学习,使自己由外行变成内行。如果由外行来主持经济管理事务,那或者是无所作为,“不是他们在领导,而是他们被领导”,或者是到处随意发号施令,结果事与愿违。这样就会使经济建设遭受损失,引起人民群众的失望和不满。列宁希望那些担任负责工作的人员面对现实,老老实实地承认一个不愉快的真理——自己不善于管理,也老老实实地去做一件不愉快的事情——从头学起。只要放下架子,肯去钻研,那是一定可以学会的。在这方面的任何懈怠,得过且过,是对人民的犯罪。列宁主张对干部进行考核,表扬和奖励那些实干苦干、做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尤其要把那些真正忠于无产阶级政权、胜任工作、有创造精神和高度责任感的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列宁认为,经济建设组织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如何使用科学技术专家。列宁所说的专家就是科学技术人员以及那些在经营商业、管理大企业、监督经济业务等各方面具备实际工作经验和知识的人。列宁认为,吸收先前阶级的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为新阶级的事业服务,利用先前阶级的掌握着这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来为新阶级进行经济建设,并在工作中对他们加以改造,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那种认为社会主义事业只能用共产党员纯洁的双手来建设的想法,不过是幼稚的空想。不很好利用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这些现成的“砖瓦”,社会主义大厦是建立不起来的。列宁斥责那种不分青红皂白地把科学技术专家统统叫做“资产阶级专家”的人是给共产党人丢脸。列宁强调指出,如果一切领导机关不能象爱护眼珠一样爱护一切真诚工作的、精通和热爱自己业务的专家,不用同志般的态度对待他们,不给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必要的条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不可能取得任何重大成就。对于当时为数不多的、无产阶级自己的知识分子,列宁自然更是非常珍视,爱护备至。
列宁对发展各种教育事业,尤其是对农村的扫盲工作十分注意。科学社会主义同愚昧、无知、不文明的现象格格不入,它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文化的基础上。至于从工人和农民中选拔人才到领导岗位上来的问题,列宁一直没有放松过。列宁认为,必须仔细、耐心地去考察和识别工农中真正的组织家,即那些具有清醒头脑和实际本领,既忠于社会主义事业,又能埋头苦干、团结广大群众同心协力地进行工作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经过多次考验之后,才应该提拔起来,从担任最简单的任务到担任最困难的任务,成为领导经济工作、管理国家的中坚力量。

列宁在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说道,工人和农民应当懂得,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列宁在领导俄国人民探索怎样把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想变为现实的过程中,始终不渝地遵循着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原理。
布尔什维克党夺取了政权并着手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造和建设的时候,不可能知道实现社会主义的具体的形式和途径,只有千百万人的实践经验,才能在这方面提供决定性的指示。社会主义不是按照上面的命令建立的。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
依靠人民群众的经验,依靠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和工厂农村的共同经验,党和国家才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实行符合实际的领导,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列宁说,先锋队要不怕进行自我教育,要公开承认自己的本领不大;先锋队务必小心谨慎,实事求是,对自己的每一步骤进行千百次的实践检验。他批评某些“共产党员官僚主义者”惯于发表有害的空谈和抽象的议论,希望他们认真地考虑实践经验,具体地研究地方经验、细节、小事情,深入到县、乡、村的实际生活中去,分析在什么地方、是什么人、为什么(用什么方法)在极端贫困和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条件下能够获得虽不是重大的却是真正的改善,不要怕揭露缺点和错误,要大力宣扬和介绍任何有些成绩的地方工作人员。这样的工作做得愈多,愈深入实际生活,整个经济建设也就会愈加顺利。
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实行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失误和挫折中摸索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时说,资产阶级学习经济管理学习了几百年,他们有机会反复地学习和修正自己的错误。布尔什维克党不能因为在短期内没有学会而悲观失望。重要的是,无产阶级必须成为谨慎、勤勉、能干的“主人”,应当比资产阶级学得快。
列宁的这些铮铮作响的话语,激励着我们坚定不移地把前人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进行到底。我国亿万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道路上辛勤奋斗了三十年,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也遭到了严重的挫折。尽管我们今天所处的历史条件和当年的苏维埃俄国大不相同,但是,学习列宁在探寻社会主义建设途径方面提出的精邃的理论思想,敢于根据客观情况决定进退取舍的革命胆略和求实精神,可以提高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中央所制定的马克思主义路线的自觉性,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去开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