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论淘汰在新长征中势在必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22
第5版()
专栏:思想评论

论淘汰在新长征中势在必行
鲍彤
写下题目,赶紧声明:不是什么论文,只是一点点小杂感而已。
小杂感何必冠以大题目?其一,实在想不出别的足以达意的题目来。其二,在大题目底下抛块碎砖头,也许侥幸能够引来更多的玉。
进行新长征,就是向现代化前进。这是我非常赞同的。正因为赞同,所以也来呐喊,插一句嘴:新长征同时也是一个淘汰的过程。尽管前进使人高兴,淘汰则似乎有点煞风景,但是淘汰之值得庆祝,正与前进相同。幸而恐龙早已成为化石了,或者说,被淘汰了,否则,人类不可能出世,更不可能主宰世界。所以,对前进和淘汰,必须配合起来同时加以考察。
在新长征中,有四个字是一定要做到的:多快好省。真心提倡这四个字,就不能讳言淘汰。淘汰什么?不多不少,也是四个字,叫做少慢差费。真心站在多快好省这一边,见到这种淘汰,一定不会掉眼泪,一定会兴高采烈地欢呼:实在该淘汰!
现在,许多同志正在为效率大声疾呼。这是非常正确的。高效率同现代化的关系实在太密切了。我甚至想,如果在高效率和现代化之间划一个等号,大概也不至于太离谱的。而效率的提高,也是一种淘汰,起码要把官僚主义淘汰掉。在效率和官僚主义之间,没有两全之策。官僚主义是一副套在效率身上的镣铐。如果把镣铐错当作项链、手镯之类的宝贝,舍不得割爱,那么,镣铐也许保全了,效率就被束缚住了,解放不出来了,提不高了。
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也是一种淘汰:对旧技术、旧工艺、旧产品的淘汰。革新革新,不革不新。要新,就必须有所革,有所淘汰。科学技术之所以是伟大的生产力,就在于它能够淘汰过时的东西。科学技术也必须在淘汰旧东西的过程中,才能使自己成为伟大的生产力。能不能“普渡众生”,让旧东西也买一张船票,同新东西一起渡到现代化的彼岸去呢?诚然,如果铜壶滴漏能够象手表一样戴在腕上,如果驿马能够跑得跟传真电报一样的快,那是可以而且应该把现代化的船票卖给它们的。可惜那些旧东西不仅成本太高,而且体积庞大,笨重之极,勉强搬上船,就会象李清照在一首词里所说的,“载不动,许多愁”,没法启航,结果,势必把新东西也耽误了。
这样的例子很多。现在大家都在注意质量,都在择优。选拔人才,要择优;采购商品,要择优;一项工程,几种设计方案,采用哪一个,也要择优。不择优而择劣,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这种苦头,几年前已经吃够了。择优就必有淘汰。其实,择劣也是一种“淘汰”,只是方向相反,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开倒车就是了。
可见,同一个过程,从正面看,是前进,因为它在趋向未来,从反面看,必是淘汰,因为它在离开过去。正反两面,总是形影相随的。谁见过只有手心没有手背的手呢?谁见过没有脊背只有胸膛的人呢?前进和淘汰是一对双生子。每一个肯定,同时都是一个否定。推而广之,尊重科学是淘汰,淘汰迷信。提倡学习是淘汰,淘汰夜郎。“开动机器”也是淘汰,淘汰只会照抄照转的“收发室”。
现在可以总括起来说一句:搞现代化,就是要把各种各样有形无形的非现代化的东西淘汰掉。当然,这项淘汰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一步一步来。
在这个布新除旧的过程中,现代化的东西和非现代化的东西,相当一个时期内无疑是会同时并存的。但从总的趋势来说,现代化的东西总是要逐步发展,逐步取代非现代化的东西的;非现代化的东西如果不朝现代化的方向进行改造,势必或迟或早被淘汰。至于淘汰的速度和规模,则取决于现代化建设的总的速度和总的规模。又要快快前进,又想慢慢淘汰,就象又要跑步,又要影子不动一样,难极了,难到办不到的程度。
所以我认为,在新长征这篇大文章中,淘汰是应有之义,所以我也希望,实际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在“写”这篇大文章的时候,最好能够就淘汰问题“写”几句话。在前进的过程中,请想一想该淘汰哪些不符合前进规律的东西,想一想如何加以淘汰。要在脑子里为淘汰这个概念留一席地,不要怕它,也不要绕开它,不承认它。客观上有这种现象,主观上就应当有这样的观念。没有精神准备,会吃亏的。
比方说,铁椅子和铁饭碗之类的东西是否能够永存,就很值得研究,很需要有一种精神准备。铁椅子的好处是牢靠,铁饭碗的好处是砸不烂,惜乎这些铁器太沉重了,不利于行军,更不利于长途兼程行军。驮在背上,不胜负担。老是把它们放下来休息吧,又有很大的引诱力,见椅歇腿,见碗开胃,千里马也难免恋栈,二十天的路也许得一百天走。所以,这些铁打的东西,恐怕以淘汰掉,换得轻便一点为好。换了以后,可能会容易损坏,不过,也有一种好处,可以使人们更用心,更谨慎,而不再那么有恃无恐,那么玩忽。能不能照顾这些铁器呢?要说照顾,必须照顾有利于现代化的东西,不能照顾拖现代化后腿的东西。照顾了铁椅子、铁饭碗,会使几亿长征大军都落在人家后边,集体挨打,集体被淘汰。这个亏太大了,谁也吃不起。
谈到淘汰,有一种流行的观念,似乎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不应当有这种现象。殊不知消灭剥削就是对不劳而获的寄生虫的淘汰。时间在前进。把落在时间后面的东西不断地淘汰掉,正反映着我们的社会不是停滞的,而是不断发展的。所以,把社会主义当作保险公司,无疑是一种有害的错觉。
不是害怕淘汰吗?很好,那就让我们大家共同来努力前进吧!如果精神上有所准备,大家齐努力,落在时间后面的现象反而会少,淘汰的面反而会小。前面说过,非现代化的东西如果不努力向现代化的方向进行改造,其后果将不免被淘汰。反过来说,如果能够自觉地朝着现代化的方向改造再改造,前途将不可限量。大家都能认识到前进和淘汰的关系,都知道人间尚有淘汰一事,都知道不能懈怠,不能慢吞吞地走,必须向前赶,自强不息,那就大有希望。可怕的是觉得什么都保了险,高枕无忧,万事大吉。这种思想最害人,使人因循,苟安,不学习,不求革新,不求进取。不承认新长征中有淘汰,正是被淘汰的祸根。
一百多年前有一部书,内容已经陈旧了,但书名取得非常之好,叫做《盛世危言》。的确,危言是可以出盛世的。危言淘汰,对于走向现代化的盛世,如果能够稍稍起一点微薄的作用,这篇杂感就达到目的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