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从第一排开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22
第8版()
专栏:

从第一排开始
王路遥
一粒小小的水珠,可以反射出灿烂的阳光。最近到学校去深入生活,从老师教育孩子的一些小事情上,学到了不少深刻的道理,有些甚至和当前人人关心的国家大事,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
一次,辅导员老师带着一支孩子的队伍,到校外去参加营火晚会。在营火晚会上,还有一些演员参加演出。这给晚会增加了色彩,也给孩子们增添了欢乐。一位魔术演员表演精彩戏法的时候,坐在第一排的孩子们,为了看破戏法的奥秘,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于是,第二排、第三排……都站了起来,井井有序的会场,顿时骚乱了。
我作为老师的助手,立刻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我坐在最后一排,便首先劝说这最后一排的同学坐好,但是一点效果也没有。我又试图去说服我前面的一排,也就是倒数第二排,但效果仍是一样,几个活泼的男孩子,竟然象工地上的电动夯一样,一蹿一蹿地不住地蹦高。我只好放开喉咙,用
“高音喇叭”广播了几句:“同学们请坐好!同学们请坐好!”然而,同学们都象没有听见一样。于是,我真“一筹莫展”了,便着急地用目光搜索辅导员老师。她本来也在最后一排,坐在离我不远的地方,此时却怎么也找不见了。我欠起脚尖四处了望,终于发现她敏捷地钻到了最前边。我心想,老师比学生尤甚,不仅也跟着站立起来,而且竟挤到前面去了,我担心晚会非乱下去不可了。然而,我想错了。老师一到前边,好象没费多大力气,便让第一排同学坐了下来,跟着第二排也坐下了,再跟着,第三排、第四排……直到最后一排都坐下了。一切又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气氛热烈,秩序井然,老师也悄悄地回到原来的位置坐下。
营火晚会圆满结束了。在回来的路上,我钦佩地对辅导员老师说:“你真成!要是我,可就没办法了,晚会非得乱套不可。带学生,还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哩!”
她笑了笑,平淡地说:
“这有什么深奥的?只不过是一点普通常识罢了。你长期做这个工作,也会有这种常识的。第一排不坐下,巍巍然立在最前面,你让后面谁坐下谁也不干!遇到这种情况,非从第一排要求不可。你说,这不是常识么?”
看来,这位辅导员老师确是从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摸到了规律,总结了经验,或者用她的话来说,有了一点常识。
然而,这常识在我刚才来看,却又是那么深奥。再一细想,也并不矛盾。常识这东西,在没有被人认识以前,统统显得深奥,而一旦被人所认识,却又显得那么平常。大概古人也有这样的经验,所以才给我们留下了“顿开茅塞”这样的成语。
可是,有时候事情也不那么简单。比如,按理说,搞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就是要解放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本来也是一项马列主义常识,然而在“四人帮”横行的日子里,却得不到承认。
“四人帮”被打倒了,社会主义事业得救了,但被“四人帮”败坏了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却没有一下子恢复过来,当然也不可能一下子恢复过来。特殊化、走后门、压制民主等形形色色的歪风邪气,严重地腐蚀着我们队伍中的一些人。
怎么办?这使我又不禁想起了那位辅导员老师教给我的常识。看来,解决这个大的社会问题,也同样得从第一排开始。第一排规规矩矩地坐下了,第二排、第三排……也就会跟着坐下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