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位于黄河支流的淳化县坚持治理水土流失 植树造林六年 泥沙流失减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23
第1版()
专栏:

位于黄河支流的淳化县坚持治理水土流失
植树造林六年 泥沙流失减半
据新华社西安四月二十日电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重点县之一的陕西省淳化县,经过六年大规模植树造林,已有百分之四十一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控制,每年输往黄河的泥沙比过去减少了一半。
淳化县位于黄河支流的泾河流域。全县沟壑纵横,植被稀疏,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九十,每年有二百到二百六十万吨泥沙,经泾河输往黄河。长期的水土严重流失,造成土地瘠薄,农业生产落后。
一九七四年,中共淳化县委提出:把荒山荒坡用树盖起来,把沟沟岔岔用树填起来,并且制订营林规划,落实林业政策,组织专业队伍,发动全县人民以生物措施为主,结合工程措施,治理水土流失。他们大干了六年,营造水土保持林二十七万三千亩,经济林九万七千亩,农田防护林带一千六百多公里,四旁植树一千五百多万株,并种苜蓿、毛苕子,草木樨四万多亩。现在,全县百分之九十的荒山、荒坡和沟岔已经种上了树,森林覆盖率已由一九七三年的百分之三增加到了百分之十六点八。
森林覆盖面积的增加,开始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抗旱等方面显示它的作用。现在,淳化县的水土流失面积,已有三百六十七平方公里得到初步控制,占原流失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一点六。每年输入河流的泥沙,已减少到一百万吨左右,比六年前少了一半。
大规模植树造林,促进了农业的全面发展。这个县营造较早的山林,已开始间伐。三分之一的果园开始挂果,去年光苹果就收入了六十多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