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象武汉市那样关怀青少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23
第1版()
专栏:

象武汉市那样关怀青少年
本报评论员
武汉市在组织青少年开展丰富多采的文体活动;广开就业门路,积极安置待业青年;打击刑事犯罪,深挖犯罪团伙,挽救失足青少年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青少年犯罪人数明显下降,青少年中勤奋学习,为四化争做贡献和为人民多做好事的新风尚正在逐步形成。武汉市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关怀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经验,是很宝贵的。共青团中央在武汉召开了现场会,号召各地共青团组织向武汉市学习。这件事抓得很及时。我们希望武汉市的经验,能够引起全国各地的重视。
青少年正处在世界观形成过程中,又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有着旺盛的精力和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教育青少年,不仅要讲道理,发号召,进行宣传鼓动,还要通过丰富多采的活动,吸引、团结他们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开展各种健康的业余文体活动,正是从青少年特点出发,培养教育青少年的一条重要途径。粉碎“四人帮”以来,各地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并且涌现出一批业余文体活动开展得好的先进单位和先进地区。但是,就大多数地方来说,业余文化生活和体育活动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青少年的要求。比如,青少年活动阵地,一九六五年全国县以上青年宫、青年俱乐部有一百九十六所;少年宫、少年儿童活动站(室)有六千八百五十多所。林彪、“四人帮”十年浩劫中,这些本来就不够的青少年活动阵地也大都被侵占或被迫停止活动。近几年来,虽然各地陆续恢复和新建了一批青少年业余活动场所,但比一九六五年还少很多,而全国青少年的总人数却比一九六五年增加了一亿多。活动阵地严重不足,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不广泛,使得青少年的业余生活十分贫乏、枯燥,剥削阶级腐朽的文化便乘虚而入,腐蚀毒害青少年。这种状况应当引起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如果我们不采取积极措施,在同敌对分子争夺青少年的斗争中就会打败仗。因此,向青少年提供有益的、丰富的精神食粮,积极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满足他们文化生活的需要,就成了具有战略意义的一件大事,而不是“跳跳蹦蹦”、“玩玩闹闹”的小事。
目前,一些干部、群众对一些青少年中存在的问题表示不满和忧虑,是关心下一代,关心革命事业的表现。这里蕴藏着做好青少年教育工作的极大积极性。武汉市的经验表明,只要各级党委主动做工作,把各方面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就可以使很多原来看起来很难办的事,变得比较容易办得多。例如,原有的活动场所被占用了,要收回来,很多地方感到难办。武汉市一些领导同志亲自动手抓,工作就比较顺利。再如,活动经费,很多地方感到束手无策。武汉市、区政府由于认识到这项工作的意义和自己的责任,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仍从地方财政中拨出一部分资金。加上工厂等单位支援一部分,青少年们自力更生地积累一部分,几个“一部分”,加起来就解决了不少问题。总之,只要领导重视,又有人去具体组织、落实,青少年业余文体活动的很多困难就不难得到解决。
我们现在所进行的一切事业,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武汉市能够做到的,各地也应该努力做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