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艰苦奋斗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记副司令员徐玉凤离休回乡务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23
第3版()
专栏:

“艰苦奋斗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记副司令员徐玉凤离休回乡务农
徐玉凤原是福建省龙溪军分区的副司令员。他在革命战争年代,英勇作战,多次立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又作出了新的贡献。他常说:“荣誉和功劳只能说明过去,艰苦奋斗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一个共产党员就是要为人民鞠躬尽瘁。”当组织上考虑到他年老体弱,坚持工作有困难,确定他离职休息时,他毅然请求回老家山东省无棣县务农。
一九七七年一月,徐玉凤回到山东省无棣县店子公社吴店子村后,象关心连队那样关心生产队的建设,象革命战争年代那样保持艰苦奋斗的好作风。每天天刚亮他就起床,不是背着粪筐走街串巷拣粪,就是到生产队地里转转看看。他不顾右手在战争年代负伤留下的残疾和心脏病,三年如一日,几乎天天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有年春节,生产队抢着给小麦施返青肥,需要人推着独轮车跟在下氨水的耧后面压沟。土松地块长,年青小伙子推不了多远也要累得出汗,徐玉凤却乐呵呵地说:“这个活我能干。”他把小推车夺到手,一边推一边给大家鼓劲。
生产队的几名干部比较年轻。徐玉凤热情地给他们当顾问、作参谋,从掌握农时、改良品种、整治盐碱地到发展多种经营和副业生产,徐玉凤都想得很周到。有年麦收之后天大旱,玉米种不下去。一天夜里,下了二指小雨。天刚放亮,徐玉凤就找到队长说:“雨虽然不大,但种子可以出苗,应该动员一切劳力抢种。晚种一天,迟收十天,会耽误下一茬啊!”播种时,徐玉凤见只有两张马拉耧下种太慢,向队长建议增加两张人拉耧,并且第一个报名拉耧。这一年,他们不失时机地种上了玉米,保证了苗全苗旺,秋天获得了好收成。为了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帮助生产队安排好活路,徐玉凤每天要收听气象台的天气预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向生产队预报每天和每一段时间的天气,还叫老伴给他当收听天气预报的记录员。天长日久,群众都称他家是“气象站”。
徐玉凤一年到头为生产队操劳,却从不要队里分给他一棵菜、一粒粮。他说:“我有国家的供给,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尽点力是应该的,不能再占集体的便宜。”相反,集体和群众有什么困难或急需,他总是解囊相助。
新华社通讯员
傅景斗
新华社记者
刘世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