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修订再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23
第5版()
专栏:

《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修订再版
孙党伯
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新出版了刘绶松同志(原全国文联委员、作协武汉分会副主席)的遗著《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使这部被禁锢了十多年的著作重见天日。这不仅为新文学的爱好者和广大读者提供了学习的好教材,而且也是对林彪、“四人帮”的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的一个有力的批判,是对刘绶松同志本人最切实的昭雪和纪念。
刘绶松同志的这部书,论述了从“五四”到新中国成立三十年间新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观点明确,史料充实,因而在一九五六年初版以后,曾得到学术、教育界的好评。但“四害”横行期间,这部书竟被打成“黑书”,著者刘绶松同志也被打成“黑帮”、“反动学术权威”、“三十年代文艺黑线的吹鼓手”,横遭迫害和摧残。这位长期从事大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的共产党员、著名的新文学史专家,不幸于一九六九年三月含冤死去。
粉碎“四人帮”以后,教育部决定将这部书作为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修订重新出版。修订本保留了原著的基本面貌,大体上有以下特点:
第一、对于新文学发展的历史和经验,作了比较明晰准确、具体生动的论述,令人信服地说明:中国的新文学是在无产阶级的领导和马列主义的影响下产生的,它一开始就具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精神,并朝着社会主义和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的方向发展。
第二、比较好地做到了给新文学史上的主要作家作品以历史的科学的评价。本书突出了鲁迅作为新文学的旗手和主将的历史地位。同时,热情肯定郭沫若是中国新诗的奠基者。对于茅盾的创作的分析也颇多独到见解。此外,对曹禺、巴金、老舍、丁玲、蒋光慈、赵树理、周立波等人的创作,也都作了较充分的论述与肯定。对于那些为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而英勇牺牲的作家,如柔石、殷夫、胡也频等也作了应有的评价,对瞿秋白、冯雪峰在三十年代文艺运动中的功绩,也都作了介绍与肯定。就是对于新文学史上一些资产阶级流派的作家如徐志摩、陈梦家等,也作了具体的分析。
应当指出,这部书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对于某些作家作品的论述不尽精当,这次修订时,虽作了一些修改,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未能一一加以订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