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土耳其人民的忧虑和信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23
第7版()
专栏:

土耳其人民的忧虑和信心
安亚合
苏联对阿富汗的武装占领,极大地震动了与苏联有五百九十多公里共同边界的土耳其。为了对苏联的侵略行径表示抗议,土耳其已决定部分冻结它同苏联的关系,取消了两国文化交流计划中规定的一些互访活动。同时,土耳其还采取了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土耳其国防部长强调,从阿富汗事件中更看出加强国防的必要性。为此,土耳其在靠近苏联边界地区的帕辛莱尔和埃尔祖鲁姆之间的大峡谷举行了“冬季—80演习”。土耳其司令官们说,演习所以选择在这里,是因为
“俄国人历史上曾三次从这里入侵”。
土耳其的担忧不仅由于面对现实的威胁,而且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土耳其人民对老沙皇的多次入侵,是记忆犹新的。公元一四五三年,当统治巴尔干地区和小亚细亚达一千多年的拜占廷帝国灭亡的时候,沙俄曾声称要把黑海变成俄国的“内海”,把君士坦丁堡(即如今之伊斯坦布尔)变成俄国的第三都城,并给它冠以“沙皇城”的名称。可是,继拜占廷之后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牢固地控制着黑海及达达尼尔和博斯普鲁斯两海峡,成了俄国进入地中海的最大障碍。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沙俄的野心越来越大。从十七世纪起,沙俄对土耳其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在两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较大的战争就有十三次之多,而且多以土耳其失败而告终。
一六七二年,沙俄为了从奥斯曼帝国手中夺取乌克兰,与波兰组成了俄、波联军,把土耳其人逐出了乌克兰。
一六八九年,彼得大帝亲政,他梦想“在土耳其的废墟上放上自己的宝座。”一六九五年,彼得大帝出动了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向奥斯曼帝国的要塞——亚速进发。翌年六月沙俄攻占了亚速。双方于一七○二年签订了为期二十年的和约,奥斯曼帝国被迫将亚速及附近八十英里的地区割让给沙俄,从而给沙俄控制了由顿河进入亚速海的门户。一七三六年,沙俄勾结奥地利,打着“保护”、“解放”基督教徒的旗号,对奥斯曼帝国不宣而战。这次历时三年的战争,以奥斯曼帝国被迫与沙俄、奥地利在贝尔格莱德签署和约而结束。根据和约,俄商获得了在黑海经商的权利,并可由陆路到君士坦丁堡。
一七六二年,叶卡捷琳娜二世登上了王位。她不仅继承了王冠,而且也继承了沙俄一贯的南下政策。因此,她登基不久,便对土耳其发动了更大规模的战争。土耳其帝国抵挡不住沙俄陆、海军的强大攻势,土耳其海军全军覆没,于是克里米亚及黑海北岸不少地区迅速沦陷,爱琴海也处在俄国军队的控制之下。当时,土耳其曾一再要求休战求和,但是气焰嚣张的俄军对此置之不理,不断前进。由于这次战争,沙俄迫使土耳其签订了《库楚克·凯纳尔贾条约》,这是土耳其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丧权辱国的条约。根据条约,沙俄第一次获得了通过达达尼尔和博斯普鲁斯两海峡直下地中海的“合法”权利。
沙皇俄国的侵略胃口越来越大。到十八世纪八十年代,叶卡捷琳娜二世进一步抛出了瓜分土耳其的计划。一七八三年,沙俄正式宣布吞并克里米亚,并于一七八七年压土耳其放弃格鲁吉亚等属地,遭到了土耳其的拒绝。于是,沙俄便调动了十五万军队联合奥地利攻打土耳其。土耳其败北于一七九二年,被迫同沙俄缔结了《雅西条约》。这样,土耳其又把南布格河和第聂斯特河之间的大片土地割让给俄国,并承认克里米亚并入俄国版图。这正如马克思所说,沙俄“把奥斯曼帝国的最边远的地区一个一个地从奥斯曼帝国身上割下来,而且要一直这样做下去,直到这个帝国的心脏——君士坦丁堡——停止跳动为止”。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比他的先辈更狂妄。一八○八年,他公然宣称,君士坦丁堡和黑海出口的两海峡是“我们房屋的钥匙”,“地理情况要求我占有这个海峡”。为了夺取海峡,沙俄从一八○六年开始对土耳其发动了长达六年之久的侵略战争,最后迫使土耳其签订了屈辱的《布加勒斯特条约》。条约的签订使俄国的边界从第聂斯特河往西推到了普鲁斯河。
一八五三年,沙皇又以“保护”东正教为名,对土耳其发动了新的战争。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东方战争”或“克里米亚战争”。在这次战争中,沙俄虽动用了五十万兵力,在黑海南岸全歼土耳其舰队,但由于土耳其得到了外国的援助,终于在一八五五年九月大败了沙俄侵略者。可是沙俄并不善罢干休,在“协助民族解放”的幌子下,于一八七七年又对土耳其正式宣战。俄军直逼君士坦丁堡。土耳其不得不忍辱求和失去大片土地。
到了一八八五年,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把话讲的更明确了,他说:“我们应当有一个主要的目标:这就是占领君士坦丁堡,以便一劳永逸地立足于两海峡并令人知道两海峡将永远掌握在我们手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沙俄为了实现其南下的侵略计划,加紧了与其他列强的勾结。一九一六年,沙俄勾结英、法、意等国,制定了瓜分土耳其的计划。同时,沙俄发动了强大的军事攻势。奥斯曼帝国部队面对强大的俄军,且败且战,损失惨重,伤亡人数高达一百四十五万,占土耳其参战部队的一半。十月革命的爆发,彻底粉碎了沙皇的扩张迷梦,历时二百多年的俄土战争才告结束。
可是,历史发生了曲折。老沙皇南下夺取暖水水域的未竟事业,正由今天克里姆林宫的首领们继承着。饱尝老沙皇侵略之苦的土耳其人民,今天又面临新沙皇实现其扩张迷梦的新威胁。为了最终实现老沙皇彼得大帝“尽量逼近君士坦丁堡和印度。谁控制了那些地方,谁就会成为世界的真正君主”的遗嘱,苏联扩张主义者加快了对南亚和海湾地区的扩张步伐。但是,时代毕竟不同了。土耳其人民有充分的决心和信心保卫自己的民族独立和尊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