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林波波河畔的曙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23
第7版()
专栏:随笔

林波波河畔的曙光
司马达
翻开西方杂志,不时可以看到南非航空公司的整页广告。除了狮子、斑马、茅屋和土风舞的照片之外,还有几行文字简洁的说明,招徕游客去听热带丛林鼓声,看土著酋长加冕,观赏奇异的野生动物和恬静的自然美景,或者到豪华的海滩旅馆去欢度假日。
也许南非确是别有一番风光,可现在这个非洲最南端地区最引人注目的,恐怕还不是它的旖旎景色,而是那里和往昔大不相同的政治气候。
自从津巴布韦的“雄鸡”报晓声从索尔兹伯里传到南非之后,一种内在的惶惑不安和临近末日之感,笼罩了比勒陀利亚和开普敦的白人。
本来,只隔着一条林波波河的南非和罗得西亚,是同病相怜的一对种族主义难兄难弟。现在,河那边张灯结彩,鼓乐齐鸣,欢庆流血牺牲来之不易的津巴布韦独立大典,宣告白人种族主义统治的结束。河这边的南非白人头头们,能不产生兔死狐悲、茕茕孑立之感吗?约翰内斯堡的白人报纸发出这样的哀鸣:“黑非洲现在已经进军到林波波河的边界。林波波河现在是第一道同时也是最后一道防线”。
历史的车轮不管前进得是快是慢,它终归要冲垮种种路障,前进到它必然会到达的目标。几个世纪来,南非的少数白人一直以为他们对绝大多数黑人的种族主义统治,是天经地义,永世长存的。五十年代的南非总理斯揣顿曾经扬言:“我们的政策是欧洲人必须继续做南非的主人。……如果非洲人获得代表权和投票权……那么,欧洲人如何能够继续做主人?”
几十年来,为了保持他们骑在黑人头上作威作福的主人地位,他们什么手段什么办法没有用过呢?枪弹、警棍与皮鞭,监狱、苦役与苛政,隔离黑人的“居留地”,限制黑人的“通行证”——正是在无数黑人的眼泪、鲜血和尸骨之上,白人建立了自己的乐园和天堂。
可是,主人是离不开奴隶的。当奴隶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不愿再当奴隶的时候,主人还能照样当他的主人吗?津巴布韦人民的胜利,使得仍然处于白人压迫之下的南非黑人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津巴布韦人民能获得解放,我们为什么不能?”
时势的潮流,使南非的白人种族主义者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以前任总理沃斯特为代表的顽固势力,还在叫嚷“没有同黑人分享权力的余地”,“种族隔离政策是拯救南非的办法”。那个“一向被认为在种族问题上态度僵硬”的现任总理博塔,却似乎比较现实一点,他看到了“要么适应,要么完蛋”的危急情况,改变原来口气,提出了建立一种“健康的种族关系”来“赢得大多数黑人支持”的主张。但是,博塔所要做的,并不是根本放弃白种优越论和建立平等的种族关系。他不过是想以一些小恩小惠来改头换面地给南非当局的种族歧视政策涂上一层“人道色彩”。目前在这些所谓鹰派和鸽派之间发生的分歧,并不是变或不变,而是究竟“以不变应万变”呢,还是以小变防大变。
可是,津巴布韦的历史发展告诉人们:不变也得变。
当种族主义仍在南非散发着臭气,而黑人的心里积郁着仇恨的怒火,整个南非就象一个火药桶的时候,开普敦和约翰内斯堡的白人部长、议员、将军、警官、豪商、巨子们,还能坐在他们的安乐椅上继续他们的美梦吗?“南非基金会”最近发表的一项调查报告承认:这个国家已进入了“可能导致革命”的时期,“如果黑人的期望得不到满足,就不可避免地会爆发暴力冲突”。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经过多少岁月的狂风暴雨,津巴布韦人民迎来了曙光。这曙光,正反照到它的南部邻国,引起南非人民的无限希望。在林波波河的对岸,今天虽然还是一片黑暗,但黑夜再长,难道能永远阻挡黎明到来吗?
方成 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