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雷公山下迎客松——记苗族服务员金文章的先进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24
第2版()
专栏:贵州通讯

雷公山下迎客松
——记苗族服务员金文章的先进事迹
贵州省雷山国营旅社苗族服务员、共产党员金文章,把旅客当亲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他当旅社服务员十七年,多次被评为县、自治州、省的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一九七九年被评为全国商业先进工作者。人们称赞他是“雷公山下的迎客松”。
苗岭主峰雷公山下的雷山县城,地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通往侗族聚居林区榕江、黎平、从江等县的咽喉要道,旅社只有一家,经常客满。在天寒地冻、风雨交加的三更半夜,常常有旅客前来敲门投宿。金文章总是热情地为旅客服务,使旅客们到店如到家。
今年二月的一天深夜,地质部门的五辆卡车停到旅社门口,车上走下九位疲倦的客人。当时旅社客满,九位客人感到很为难。正在这时,金文章迎上前去,招呼他们先坐下烤火休息,并打来热水给他们洗脸烫脚,然后带他们到饭店吃饭。他利用这个空隙,回到旅社临时找床搭铺。有的床架脱掉了,有的床板长短不一,他又拿起锯子、斧头,把床板锯齐,把床的榫头对好。当旅客从饭店回来,看到满头大汗的金文章已经把九个床位铺好被褥,激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
金文章多年来接待了成千上万的旅客,始终做到急旅客之所急,帮旅客之所需。旅客不论是来自城市或农村,也不论是干部或农民,他都热情接待,一视同仁。去年十二月的一天晚上,半夜十二点钟了,身穿苗家服装的老小三人,风尘仆仆地来旅社投宿。不巧床位全部住满,饭店厨房的师傅也下班回家了。金文章便把自家的饭菜热好送给这三位农村客人吃,让他们住在值班室,自己却在桌子上睡了一宿。
金文章对生了病的旅客,更象对待亲人那样体贴入微。去年五月,有个来自祖国北方的旅客,半夜胃病发作。金文章打算送他去医院,病人走不动,他便把自己爱人正在服用的“陈香露白露”送给病人服用。
旅客住进旅店不仅希望舒适,而且希望安全。这一点,金文章也使旅客很满意。一次,六盘水市一个驾驶员住到店里,次日一早就走了,手表遗失在床上。金文章在整理床铺时,发现这只手表,及时报告了领导,并且到处打听,终于找到了失主。十多年来,金文章先后拾得手表四块,拾得现金、粮票、布票、衣服、挂包等五百多件,价值数千元,他都及时报告店领导,并千方百计使失物归原主。
金文章工作热情,成天手脚不停,哪里忙就出现在哪里。每天凌晨四五点钟,他就起床劈柴烧水,为旅客准备洗脸水和开水。接着,打扫旅社内外的环境卫生。等旅客都起来了,他又忙着叠床铺被,擦桌扫地,中午下班后,他挤出时间洗旅社的被褥、床单、枕巾,整修旅社的桌子板凳,一天忙到晚。去年九月初,旅社的另一位服务员请假去探亲,金文章一人承担了两人的工作,管理全旅社的三十三个房间、一百五十五张床位,昼夜顶班十八天,在服务工作上始终热情、周到。
十七年来,经金文章的手拆洗的被褥、床单达三万多件。有一年冬天,县里召开的干部大会刚结束,旅社里二百多床被褥都急待拆洗。当时气温已下降到零度左右,为了不让旅客盖脏被子,金文章顶着严寒,用板车把被单拉到河边,用了八天时间,终于把二百床被里,二百四十床垫单和二百个枕套洗得干干净净。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