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两种生产一齐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25
第5版()
专栏:

两种生产一齐抓
郭云普
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制造和使用一定的生产工具,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同时,也必须通过一定的婚姻和家庭关系,繁殖子孙后代。物质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也就谈不上人类自身的生产。而人又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没有人类自身的生产,也就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互为条件,互相制约。人口增长必须和物质生产发展相适应,这是一切社会形态所共有的客观要求。所不同的是,在不同社会形态下,它的作用形式和实现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在社会主义社会,完全可以做到两种生产有计划地相适应地发展。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要在高度技术基础上发展生产,来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这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要实现这一要求,不仅取决于有计划地高速度地发展物质生产,而且取决于有计划地调节人口生产,使人口增长同经济发展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是国民经济不可忽视的重要比例。只是物质生产有计划,人口生产无计划,就不是完整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两种生产一齐抓,是解决我国所面临的人口问题的根本途径。
为了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要努力解决当前我国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
一九四九年,我国人口是五亿四千多万。一九七八年底增加到九亿七千多万。二十九年中,我国人口净增近四亿三千万,比一七四一年到一九四九年这二百零九年所增加的四亿人口还多。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一年这六年,共增加一亿二千多万人口,接近于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一百零九年增加人口的总和。
我国人口多,增长快,同国民经济、文教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尖锐矛盾,既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妨碍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按人口平均计算,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我国每人平均只有粮食六百三十多斤,许多农民口粮不足,有相当一部分城市口粮靠进口。全民所有制职工平均工资不高,这些年增长不大。一九七七年,我国平均每人耕地面积只有一点五五亩,比一九五七年减少一亩多。全国农业人口平均每人收入不多,不少社员收入在四十元以下;平均每个大队积累不到一万元,有些地方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此外,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商业服务和城市交通运输事业都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需要。
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已经严重影响四化的进程。解决这个问题的迫切性,已经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
把两种生产一起抓好,关键在于提高全党同志的认识,加强党的领导。
有些同志认为,只要抓好物质生产,生产发展了,就用不着控制人口增长。他们只看到物质生产对人口生产的决定性作用,忽视了人口生产对物质生产的极大影响。这种认识不仅是片面的,而且是有害的。拿安徽省粮食生产发展来说,一九五七年全省人口是三千三百万,粮食总产为二百零四亿七千万斤,平均每人占有粮食六百一十三斤。一九七八年,人口增加到四千六百多万,粮食总产增加到三百亿斤,平均每人六百四十五斤。就是说,全省人民艰苦奋斗二十一年,粮食增长九十六亿斤,可是由于人口增加一千三百多万,按人口计算,每人只增加三十二斤,大量增产的粮食被新增人口吃掉了。一遇灾荒之年,吃饭就成问题,更谈不到大力发展经济、文化建设了。我们要坚决克服只重视抓物质生产,不重视抓控制人口增长的思想,自觉地把两种生产都抓紧抓好。
还有的同志认为,只要物质生产发展了,人口增长率就会自然降下来。对这种说法我们要加以具体分析。应该看到,随着国民经济的高度发展,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人们能够自觉自愿地实行计划生育,自己控制自己。从当前世界上一些国家的情况可以看出,经济发展快,科学文化水平高的国家,人口增长慢;而经济不发达,科学文化水平低的国家,人口增长得快。但是也要看到,目前我国还是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小生产的习惯势力和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还普遍存在。如果我们把将来的发展趋势当成今天的客观现实,放松计划生育工作,就会助长盲目发展人口的倾向,延缓国民经济建设速度。
要把两种生产同时抓好,根本的问题是要加强党的领导。要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要重点抓好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要采取得力措施,提高节育手术质量,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解决好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的各种具体问题。要健全机构,培养专业队伍,加强科研工作,按照客观规律和特点去开展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