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今日法源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25
第8版()
专栏:风物小志

今日法源寺
林蒙
鉴真大师像来京期间,将在宣武门外法源寺小住。
法源寺最早叫悯忠寺,是唐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征辽失利后,为整顿兵马,安定军心,悼念阵亡将士而兴建的。安史之乱时,史思明将它改为顺天寺。明代正统七年,改名为崇福寺。清代雍正十一年拨国库钱币大事修缮,更名为法源寺,一直沿用至今。
一千三百多年来,法源寺随修随毁,至清末已呈衰落景象。国民党统治时期,这里竟成了驻兵之处!解放后,为了满足全国佛教徒的要求,中国佛教协会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于一九五五年拨出巨款,鸠工重修,将这座残破不堪的寺院修缮一新,作为中国佛学院的院址。佛学院开办十年,培养了三百多名佛学专业人才,受到国际佛教界的重视,先后有五大洲二十五个国家的朋友们前来参观访问。一九六三年十月,亚洲十一个国家的佛教徒会议也在法源寺召开,使千年古刹成了国际佛教界聚会的一个场所。可惜林彪、“四人帮”横行期间,法源寺又一次受到损坏,几乎成了一个居民杂聚的“大杂院”!
“四害”一除,万象更新。去年六月,中国佛教协会为了奉迎鉴真大师像回国巡展,又一次大加修缮,并对多数殿堂重新进行了布置。
规模宏大的法源寺共有七进六院,建筑面积为六千四百多平方米。尽管现在的建筑多为明建清修,但经过这次整修,依然呈现出殿阁庄严、金碧交映的景象。寺内除塑了许多尊神佛外,还陈列着寺藏唐、辽碑记经幢等文物。从这些现存古碑碣遗物中,可以简略了解法源寺千百年来建筑演变兴衰的概况。这里还陈列有“房山石经展览”。房山云居寺石刻大藏经,是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的宝库。自隋唐起至明代止,绵历千载,共有石经一万四千余条。这里展出的石经拓片,是历代所刻的代表作品,反映了我国自隋唐以来劳动人民石刻艺术的成就。第七进的藏经阁内,上层供着三世佛,藏有两部明版大藏经,底层即将供奉鉴真大师塑像。
法源寺原是一座花木茂盛的古寺,唐松宋柏,丁香牡丹,布局得体,古雅幽静。相传清代中叶,每逢寺内丁香花盛开之时,文人们常来这里举行“丁香大会”,互相吟诗作画,留下了不少与这座古庙有关的唱酬之作。遗憾的是,年深月久,沧海桑田,再加上十年浩劫,如今寺内古老的花木已所剩无几了。这次大修中,园林方面也精心作了安排,种植了七叶树、龙爪槐、文冠果等名贵树木,并在大雄宝殿和悯忠台等庭院里栽种了二百多株紫、白丁香,较好地恢复了原有的特色。和风吹来,这些树木的枝叶频频点头,好象也在欢迎远方故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