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改进用人制度 开发人才资源 天津外语学院从社会上招聘教学人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26
第3版()
专栏:

改进用人制度 开发人才资源
天津外语学院从社会上招聘教学人员
编者按:天津外语学院从社会上招聘外语教学人员的经验,以及本报去年报道的上海师大的同类做法,说明只有不拘一格,广揽人才,才能开发我国丰富的人才资源,发挥我国人口众多的优势。
我国有九亿多人口,二千五百万左右的知识分子,其中不乏各类专业人才。选拔使用人才如果拘于一格,难免挂一漏万。而要不拘一格,就得破除束缚我们头脑的旧框框,改革现行用人制度方面的某些缺陷。这方面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更值得作多种尝试。
据新华社天津电 新华社记者乔义民报道:天津外国语学院采取公开招聘的方法,从社会闲散人员中录用了十八名优秀外语人才。
去年八月,经上级批准,天津外语学院在《天津日报》上刊登了一则招聘英、日、德、法四个语种的外语人才的广告,写明报考资格、手续、录取办法和受聘后的工资、福利待遇。广告登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报名者络绎不绝,几天内就达一百多人。天津外语学院对一百零七名报名者进行了笔试,并根据他们的考分、学历、经历逐一分析,从中挑选了三十名进行复试(口试),还登门进行家访,最后录用了十八人。
外国语学院根据工作需要和业务专长,分别对这十八个人量才使用。受聘人员一般都能胜任工作。他们每天早来晚走,工作兢兢业业。院系领导和教师们认为,招聘来的这批人员是教学和工作急需的人才。
天津外语学院从这次招聘外语人才工作中体会到,社会上的闲散人员中有不少人才。由于过去在用人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以至埋没了不少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天津外国语学院的工作人员举出受聘人员王子静为例。王子静出身于伪官吏家庭,母亲是日本人(后加入华籍),丈夫一九五七年被划为右派。由于有这些社会关系,尽管她本人没有问题,可是一些部门不敢用她。这次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到外语学院报了名。当她接到学院的聘请通知书时,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她受聘后,国内亲属十分高兴,国外亲属也向她祝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