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学林漫录》介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28
第5版()
专栏:

《学林漫录》介绍
中华书局从今年起,将出版一种不定期的学术性集刊,名为《学林漫录》。《学林漫录》所收的文章,以学术性为主,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内容涉及古代文学、历史、艺术,以及文献掌故,名人轶事。力求题材多样,文笔轻松,既是学术文章,又可视为知识小品,文史专业工作者可作为研究参考,一般读者也可借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
《学林漫录》初集共收文三十七篇。其中如《齐白石先生佚事》(启功)、《怀念陈寅恪先生》(王永兴)、《朱佩弦先生二三事》(小如)、《记张元济先生在商务印书馆办的几件事》(王绍曾)等,记述了我国近代有建树的艺术家、学者、作家的事迹,读来使人感到亲切,而又受到教益。《关于柳如是》(黄裳)、《关于袁宏道的随笔》(辛雨)、《读吴伟业的〈梅村诗集〉》(陈友琴)、《杨文会与中国近代佛学》(杨廷福)、《谈沈涛的著述》(谢国桢)等,对明清时代一些著名诗人、作家、艺伎、学人,作了新的探讨。又如《画史识微》(黄苗子)、《天问楼勘诗记》(舒芜)、《读词散札》(吴小如)、《艺苑丛谈》(刘叶秋),对诗词书画作了较细的艺术分析,提供了可研讨的资料。此外如《黄锡珪〈李太白年谱〉附录三文辨伪》(郁贤皓)、《烟屿楼文集记杭堇甫辨诬》(蒋天枢)、《关于〈唐诗选〉的某些注释质疑》(易祖洛)、《〈沧浪亭〉传奇作者考》(刘世德)等,都是有一定学术质量的考订文章。总之,初集所收的文章,大多述掌故,记异闻,品诗评画,谈艺说文,以及正讹误,论得失,不一而足,均有可采。
《学林漫录》欢迎投稿。编者认为,我们现在写学术性文章,固然可以撰写成系统周密的专著,但也可以象我国古代一些学术笔记或诗话、词话那样,不拘形式,娓娓而谈。《学林漫录》希望继承我国古代笔记中那种好的传统,这就是轻松平易的文笔,信手拈来、随意铺叙的写法,精炼短小而又兴味盎然的格调。
(湛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