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经营管理非抓不可——黄冈县迅速发展农业集体经济的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5-05
第4版()
专栏:

经营管理非抓不可
——黄冈县迅速发展农业集体经济的经验
面向长江、背靠大崎山的湖北黄冈县,有平原、丘陵和山区,生产条件良好,粮食亩产连续八年过千斤,皮棉十年超百斤。但农民并不富,一九七七年以前的十二年,社员分配平均每年只增加七毛钱,山区、丘陵不少社队社员分配收入只有六七十元。
为什么“粮棉增了产,收入不见长”呢?去年初春,县委贯彻党的三中全会精神,组织县社干部算经济帐,分析原因:
生产费用越来越高。合作化时期,每年的生产费用占总收入百分之二十左右,以后几年也没超过百分之三十,文化大革命以来,平均每年高达百分之三十五以上,有的社队超过了一半。
经营单打一。抓了田,忽视了山和水,全县四十二万亩山,多半有树不成林,平均一亩山一年收入只有块把多钱;可利用的四万多亩水面,成鱼很少,许多塘堰荒废了。
社队企业经营亏损。不仅不能支援农业,还要农业补贴。一九七八年前的几年,全县社队企业每年要亏损一二百万元,不少企业是分空户。
缺乏经济核算。一方面大手大脚,铺张浪费;一方面支农产品质次价高,农民花钱不落好。
事实教育了人们:经营管理,是迅速发展集体经济的关键,非抓不可。但是,县委领导感到当前抓经营管理,有些方面还很不适应。如一部分年轻干部过去没有摸过,有些干部虽有一定经验,但能适应新情况,懂得经济规律的人也不多。还有一些同志思想上受极左路线影响较深,余悸未消,畏首畏尾,缺乏合作化时钻研经济工作那么一股子劲。这就逼得县社领导下大气力来抓。他们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干部,举办训练班,培训干部队伍;同时,县社领导带领八百多名干部,下到农村开展经营管理工作。
抓经营管理,必然涉及现行管理体制、各项政策和社队自主权等一系列问题。怎样才能抓得好一些?
领导干部要带头去实践
县委书记杨祖炎五上童坳调查研究,体会很深。老杨第一次去童坳大队,是在去年元旦前后。群众告诉他:童坳一人平均只有半亩田,一九六七年以前,社员一边种田,一边搞加工,集体有一定的积累,每人分配收入达到九十多元。可是,后来说我们搞工副业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天天批,人都挤在“五分田里闹革命”,越闹越穷。几个老农对他说:田地里用不了那么多劳动力,出路还是在工副业和多种经营上。老杨想:社队没有自主权,种什么,怎么种,哪能搞,哪不能搞,上面都规定死了,这样不仅堵了财路,也堵了人的思路,把基层干部和农民经营本地山水田地的心窍堵住了。老杨发动干部、社员出谋献策,重新订生产计划,分成三套人马,半数搞粮、棉、油生产,三分之一搞棕绳、织鱼网等企业,其余七十多人搞养鱼、养猪、种西瓜等多种经营,全部实行责任制,签订合同,按产计酬。后来,老杨又几次到这个大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年终结帐,总收入增长百分之五十一,积累增加一点八倍,社员分配水平达到一百三十一元。
过去农村批管、卡、压,把劳动管理上的责任制批掉了。黄冈县也是一样,大排工,一窝蜂,劳动生产率很低。总结过去的教训,全县百分之十一左右的核算单位采用了包工到组、联系产量计酬。但不久吹来一股风,对这种计酬办法议论纷纷,县委领导成员没有望风而退,而是到群众中及时帮助解决出现的问题。如要求作业组只搞专业,不搞“小而全”;作业组内实行定额管理,克服组内的平均主义等等。堵城大队八队过去搞大排工,活路总做不出来,年年草荒,要雇外队社员帮助除草。去年分了作业组,比着干,十多年第一次没有到外队请人灭草荒,粮棉大增产。
多年来农村中财务管理和物资管理混乱,铺张浪费严重,去年,他们狠抓民主理财,搞成本核算,全县农业各项费用开支占总收入的比例由上年的百分之三十六点五下降到百分之三十二。
应该有个深钻的劲头
十多年来,黄冈县每年农业增长幅度徘徊在百分之四上下。去年全县农工副总收入比上年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九点八,公共积累增加了百分之五十一点二,社员分配收入由一百零九元增加到一百五十三元(包括公社企业返还到队的工资)。今年,他们提出新的要求:要把全县的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让寸土寸地、山山水水献出财富。干部们说,这里面的学问深得很,单凭过去那些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简单规矩,是不行的,应该学会经营,用经济的观点管理农业。县革委会副主任丁文南,去年分工抓社队企业和多种经营,他在一些单位试行合同制,有的包到组,小宗如养鱼、养猪包到人,抓了一年,效果很好。老丁亲自总结了不同条件、不同项目的承包经验,在全县推广,有些已签订了合同。
这个县的堵城公社,去年社队狠抓解决吃“大锅饭”问题,实行各种责任制,生产大幅度上升,总收入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三十九,公共积累增加二百多万元,社员分配收入二百二十七元,成了黄冈县的“第一富户”。干部社员尝到了搞好经营管理的甜头,现在钻研的劲头更足了。公社党委书记沈地青,只上过三年夜校扫盲班。他向有管理经验的专业干部请教。最近,他写了几万字的学习笔记,有经济理论问题,有一些地方经营管理的经验。老沈说:再不把心思用到经营管理上,用到四化建设上,就没有资格当领导了。
本报通讯员 童庆云 本报记者 江绍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