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为什么有的集体企业没生气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5-08
第3版()
专栏:

为什么有的集体企业没生气了?
本文提要:为什么有些集体企业的生气没有了?记者在杭州市进行调查,发现有些同志总喜欢用办国营企业的那一套来办“小集体”,使它也吃起“大锅饭”来,成了“民办官店”,因而就没有生气了。记者认为,只有充分发挥集体企业的优势和特长,把企业经营的好坏与职工切身利益密切挂起钩来,才能使“小集体”越办越活。
去年杭州市办起了近六百个街道旅馆、街道商店以及小吃铺、运输队、修理摊、理发组、茶室、幼儿园等街道“小集体”生活服务网点。它们机动灵活、填门补缺,大大缓和了这个城市长期存在的吃饭难、住宿难、行路难等问题,并且安置了一大批待业青年,广大群众亲切地称为“方便店”、“贴心点”。但是,现在它们中间有些已没有刚开始时那样的生气了。群众形容它们是“热面孔”变成了“冷面孔”,“多样化”变成了“单打一”,“送货上门”改成了“等客进门”,“晚打烊”改成了“早打烊”。加上店面简陋、设备条件差,不少商店已对顾客失去了吸引力。大部分盈利不多,有的还赔钱,还有的实在办不下去,只好干脆关了门。
为什么这些原本很有生命力、很有前途的“小集体”会变得如此不景气?原因之一就在于这些“小集体”办成了“小国营”。表面上是集体所有制,实际上却是沿袭了国营企业吃“大锅饭”的办法,集体所有制的优越性没有真正得到发挥。
天水街道是杭州兴办街道“小集体”最早的一个街道。去年春天起全街道就组织一千多名待业青年和闲散人员,办起了七十多个生活服务网点,很受群众的欢迎。但是这些网点象国营企业一样实行固定的工资制,职工不分工作好坏,一律按规定发固定工资,企业经营好坏不同职工的物质利益发生关系。这就严重挫伤了基层单位和职工的积极性。有的商店经济不核算、亏损不着急,有的连买面粉、煤球都要出钱雇人干。许多职工有“混日子”的思想,街道虽然花很大力气做思想工作,但效果不好。许多服务点成了“民办官店”。
去年年底天水街道在红心巷和狮虎桥两个居民区搞试点,把企业之间的“共负盈亏、以盈补亏”改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把固定工资制改为根据服务点具体情况,实行计件工资制或按利润分成,或基本工资加利润提成。把企业经营的好坏和职工切身利益密切挂起钩来,大大调动了各“小集体”及其职工的积极性,大家都有搞好企业、做好生意的愿望。凡是改革后的企业,面貌都为之一新。红心巷居民区的十四个核算单位,在改革前的九个月中,有七个是亏损户,亏损额达一千六百元。全居民区盈亏相抵九个月只赚了十四元钱。改革后的第四季度,亏损户就减为一家,三个月共盈利八千三百多元。有二十六名职工的红心巷点心店,以前职工平均工资只有二十五元,有了盈余店里无权处理,全部上缴街道。大家工作情绪不高,上班零零落落,营业时间短,食品规格单调,质量下降,卫生条件也差。后来,这个店实行了基本工资加奖励制度,职工可以从超盈利额中得到提成。这样,大家的劲就鼓了起来,纷纷为改善经营管理、多做生意献计献策。他们延长了营业时间,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不打烊,还新增了水饺、包子等七、八个品种,又开辟了小吃部供应酒、菜,开展了对外预约送货、出摊流动供应等业务,服务态度好了,店堂卫生也好了,二十平方米面积的营业场所每天都接待上千名顾客。今年一至三月份的平均每月利润比改革前增加了一倍以上,平均每个职工的月收入也比以前增加了十元左右。
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发挥“小集体”的长处,才能使它越办越有活力。有些同志总喜欢用国营那一套来办“小集体”,以为这样就提高了“小集体”的地位。殊不知这些办法弥补不了“小集体”本身的缺陷,又使它染上了吃“大锅饭”的某些弊病,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妨碍了这些“小集体”的发展。
新华社记者 黄国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