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写于参观冯法禩画展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5-09
第8版()
专栏:

写于参观冯法禩画展时
朱丹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李白曾有这样两句诗。盛唐时期,大诗人发出这样的喟叹,不能说是没有原因的。这并非出于对当时文坛形势和周围的气氛发感慨,也不是藐视那个时期出现的所有作品,只是为应该有更多更好能够反映出时代真实面貌的作品出现而着急。自己年事日增,但眼前尚未能顺利地找到发挥自己抱负和才力的机会。在这方面,今天的画家和古代诗人的心灵和感受是有相通之处的。
冯法禩在接近中年和艺术上走向成熟的时候,被一只从“左”的方面伸来的手夺去了他的画笔。“四人帮”被打倒,拨乱反正以后,党发还了他的画笔,但由于自然规律,却无法发还他的青春。由于对国家和艺术的责任感,他的心情有时很焦急,这是可以理解的。
他是一个勤奋的画家,早年在课堂上已受过刻苦扎实的基础训练,又在社会生活和大自然里锻炼了他准确敏捷的手和眼睛。但更重要的却是从他的老师、大画家徐悲鸿先生那里学得和继承了一个正直的革命知识分子的崇高理想,坚定不移的正义感和一副艺术家悲天悯人的心肠。当然,长期领导他工作,时时鼓舞和培养他的党的文艺政策的传播者田汉同志,也给予过他重大影响。
一切艺术来源于客观现实生活,这是所有坚守辩证唯物论世界观的画家们的唯一的信条。因此,一个艺术家必须深入和熟悉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高度理解生活,诚挚亲切地对待生活,在生活中克服各种困难,用特别顽强的态度对待生活中所遇到的普通人所不能克服的困难,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冯法禩是坚持这个信念的,是接受了他的老师和革命前辈带给他的我们民族艺术历史上这个优良传统的。
过去在革命根据地前方,他参加过游击队。在国统区大后方,他投身于进步的民主运动。在抗战时期他参加过周恩来同志、郭沫若同志和田汉同志领导的政治部第三厅的艺术活动,在政治部第三厅直接领导下的艰苦卓绝、名扬中外的抗敌演剧队第四队、第五队工作过。他们整年长途跋涉,历尽艰险,在国民党特务的种种迫害下,冒着生命的危险,在炮火连天的前方从事宣传,又奔波于人迹罕到的荒原进行创作。徐悲鸿先生曾热情洋溢地写长篇颂词,闻一多烈士和田汉同志或给以口头亲切慰勉,或即席赋诗,对一九四二年在桂林和龙州举行的冯法禩画展加以表彰和赞许。全国解放后,他立即从教学岗位上去煤矿深入矿工生活和参加京郊土改,他的现实主义手法和熟练的技巧又一次得到发挥。他的史诗般的大幅油画《刘胡兰》,可以说是他创作史上带有“里程碑”性质的收获。
“四人帮”打倒后,特别是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大家响应关于解放思想,活跃空气的号召,出现了初步绚丽多彩的局面。但是在吹来的春风里头也夹着稍稍受过污染的空气,什么“别死抱住革命现实主义”不放啊,什么“探索一种没有任何规律的艺术”啊。有的可能出于对西洋美术史常识的缺乏,把一百多年前比较进步的印象画派认为就是西方艺术的末流或走投无路的色彩游戏的抽象派,把一种象征性的表现手法当作就是象征主义,好象多年以前在画坛上就已销声匿迹的唯心主义的“为艺术而艺术”论又有点要作“沉渣的泛起”。这都是我们在前进道路中的蕞尔小疵,恐怕有时还须要我们多做点“启蒙”工作的。
冯法禩的画展在此时开幕,就更加有现实意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