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谒铁托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5-14
第7版()
专栏:南斯拉夫通讯

谒铁托墓
本报记者 黄炳钧
世界上有不少伟人的陵墓,有的雄伟,有的壮观,而铁托的墓只是那样的洁白,那样的朴素,如同他的一生那样。铁托逝世后,这里没有大兴土木修建陵墓,而是按照他生前的愿望,将他居住过三十多年的官邸庭院里的一座小花房稍加修整,铺上大理石板,作为这位时代伟人的墓地。铁托安息在他亲自培植的百花丛中。
铁托安葬后只隔了一天,他的墓地即开始供群众瞻仰。五月十日,星期六,是这里的休息日。拂晓前,乌日策大街上已排了一公里长的队伍,人们冒雨静候着。随着黎明的到来,队伍也越来越长,延伸了好几条街。九点正,悲痛的人群走进花房,向铁托致敬。从此,这个地方就永远为群众开放,任何人都可以到这里来。
记者站在徐徐前进的人流中。队伍是那么长,但却是那么安静,只听到皮鞋轻轻着地的嗒嗒声和晨鸟的啁啾声。瞻仰的人群,有的是从卢布尔雅那、萨格勒布、斯科普里、诺维萨特等全国各地赶来的。
整整走了一个小时,才拐到了乌日策大街。队伍从这条街的十一号进去,在身穿浅蓝色军上衣、深色军裤的铁托卫队前走过。这里松柏挺立,间杂着梧桐树、白桦树和其它各种树木,草坪一片翠绿。人们走在铁托散步时经常走过的林荫小道上,前面就是那个著名的花房。这是一座正方形的建筑物,周围是浅米色的砖墙,屋顶两边扁平,中间是呈三角状突起的一个透光的玻璃顶棚。花房四周是铁托种的数百株玫瑰。
墓地入口的两旁插着降了半旗的三色国旗和党旗。穿过双重绛红色的帷幕,前面是白色灰纹大理石铺的底面,上面放着相同大理石的棺椁,“约瑟普·布罗兹·铁托,一八九二——一九八○”几个金字灿灿夺目。它的四周种有各种菊花、蝴蝶花,鲜红的团花和其他许许多多不知名的花草。两旁用玻璃隔开的房间,里面放了他的办公桌、沙发、装满着书籍的书架,还有一些工艺品。中间玻璃门外是一个阳台,今天放满了各国、各政党、各国际组织的领导人送的花圈。从这里,铁托经常远眺贝尔格莱德的雄姿。他生前曾在这里设计和规划过首都的建设和发展。
悲痛的人流沿着回廊前进。在铁托灵前,有的深深鞠躬,有的举手敬礼,有的掩面痛哭。
走出花房,有条小路经过一片树林通向一幢楼房,那是铁托居住的地方,房前盛开着黄、红、白色的郁金香。离此不远即是“五·二五”博物馆,在它前面将建立一座大型纪念碑。它周围一万四千平方米的地方,将建成一个纪念建筑群。按照铁托生前的建议,贝尔格莱德这个秀丽的风景区将开辟成供群众休息、游览的公园。
德迪涅区乌日策大街十五号的铁托墓,已成为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和世界进步人类向往的地方,因为这里安葬着二十世纪的一位伟人。他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南斯拉夫人民争取自由和幸福的斗争,献给了世界人民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斗争,而他自己生后只占有一所简朴的花房。这种伟大而朴素的无产阶级精神,恰是一座更加雄伟的丰碑。他永远被人民铭记在心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