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阅读
  • 0回复

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访北京市委党校理论研究班部分青年学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5-28
第3版()
专栏:

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访北京市委党校理论研究班部分青年学员
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是人的行动准则的出发点和依据。
现在的青年人,在他们刚刚开始建立自己信仰的时候,林彪、“四人帮”就把愚昧落后的盲目崇拜偶像的宗教狂热冒充科学信仰,印在他们白纸般的脑海上。粉碎了
“四人帮”,经过拨乱反正,迷信被打破了。虽然有人消沉,有人徘徊,但大多数有志的青年,并没有失去对科学共产主义的信仰。他们象三十年代从大后方奔向延安的青年一样,渴望马列主义,正在寻求科学的精神支柱。这是我们访问北京市委党校理论研究班部分青年学员之后,所得到的一个强烈而突出的印象。
去年十月,中共北京市委党校一改过去的招生方法,一不要群众推荐,二不要领导选派,只要是中共党员,有志于从事理论研究,均可自愿报名,经过严格考试,择优录取。曾有人担心:现在的年轻人对学马列不那么感兴趣,恐怕很难完成招生任务。然而,消息一传开,竟有七百多名青年党员踊跃报名,把这种担心一扫而光了。招生名额几经追加,最后录取了二百二十五人。他们来自工厂、机关、学校,绝大多数是三十五岁以下的青年人。
这二百多名学员中,许多人原来有比较舒心的工作,有一个温暖的家庭,有的还有一笔可观的奖金。但是,他们自愿作出一些牺牲,决心在这里苦读两年。
他们为什么这样渴望学习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
“为了弄清楚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使朴素感情不再被人蒙蔽和利用,从而能够自觉地行动”。
“为了解决我满脑子的‘?’,寻求一个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份份充满辛酸回忆和难言痛楚的入学答卷,飞出的是一个共同的心声:为了使林彪、“四人帮”制造的悲剧不再重演,为了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能早日实现!
十年的悲剧,给许许多多青年心灵上的创伤确实太重了。周亚正这个二十六岁的小伙子,看上去那么憨厚老实,可是当
“红色风暴”骤起时,尽管他才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也跟着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占领了学校的图书馆。教书的老师、校长都被批斗了,书还有什么用?他怀着无比的忿慨,拚命去撕那些据说是“封资修”的书。回想十多年前的自己,他感到真是愚昧无知到了极点。这个“撕书的愣小子”,深感“再也不能这样鲁莽地生活下去了”!他为了找到最关心的问题的答案,多么想多懂得一些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啊!
和周亚正同年的艾利民、叶春荣,一个原是东城区团委学校部部长,一个原是崇文区副食管理处团委书记。他们说:我们这一代人,生在红旗下,长在动乱中。过去听到、看到、学到的“革命理论”,许多是冒牌货。但在那整个世界被扭曲了的时代,“假作真时真亦假”。当时,我们认为扛着红旗,高喊着“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去冲、去杀、去揪、去抓,算是“最最最革命”的了。然而,这样的“革命”给我们带来的却是“三大空白”(文化知识、马列理论、做人的道德)、“三大丢失”(革命理想、革命热情、革命干劲)。我们现在还在做教育人的工作,如果不努力掌握真正的马列主义,修正自己的思想,仍然用曾经骗过自己的“理论”去坑害别人,这不又会重演过去的悲剧吗?
在这批青年学员中,有五分之一是中学教师和基层领导干部,有半数以上是党的宣传干部。好学的学生、多思的青年曾问他们:“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为什么美国工人的生活比我们好?”“帝国主义既然是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为什么生产力还在发展?”……有些问题看来好回答,但又说不出多少道理,往往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他们迫切地感到,要教会别人,自己首先要学好;要说服别人,自己首先要弄通。他们说:信仰马列主义就是因为它能指导实践,如果理论不敢正视现实,或者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这种理论再好也没用,这样的信仰又有什么实际意义?
对此,学员梁燕成的回答要更简洁、也更明确:“我对理论的渴望,就是对实践的渴望”。这个一九六六年的高中毕业生,是满怀“干一番事业”的壮志到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去的,在那里碰到的许多问题曾使他苦闷。一九七五年,他被分配到北京市成套设备公司工作,耳闻目睹的事实又使他大吃一惊:经济部门被林彪、“四人帮”破坏得太不成样子了!如此下去,生产力怎么能飞速发展?去年,中央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照亮了梁燕成的心。他立志改革,也有过设想,提过意见,但每走一步都很艰难,都会触及经济体制中的一些根本问题。梁燕成就是为了寻求经济体制改革的途径而来党校的,他相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会给他一把解决问题的钥匙。
李志强遇到的则是另一种类型的问题。十年无情的政治旋风,把这个朴实的青年矿工刮得有些晕眩了,整个世界在他的脑海中翻转着,有时则倒立起来……。用他自己的话说:“脑子里成了一锅粥”。十多年的矿工生活,使他深感中央采取发展生产的各种措施是对的,非这样做不可,但在理论上,他对许多问题又解释不通,不免有些担心。他是多么想从过去全盘接受的“理论”的羁绊中挣脱出来啊!他说:“我来学理论不是由于兴趣,而是由于需要,我坚信马列主义能解开我思想上的疙瘩。”
虽然学员们要解决的问题各不相同,但自觉要求学习马列,坚信共产主义必定要实现则是共同的。不少学员从报名的第一天起,耳边的冷风就一直没有停过:“现在是搞自然科学、搞技术的时代,马列不吃香了”;“趁着还年轻,赶快改行吧!”。这风来自亲人,来自战友,来自领导,来自家庭。但不管它怎么吹,都动摇不了学员们的决心。他们懂得,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科学技术,更需要马列主义指引。“马列主义不象吃糖块那样放到嘴里就觉甜,但它却象阳光、空气一样,是须臾不可离开的。”“形势千变万变,共产党员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念不能变。”“共产党员不能为一时的潮流所左右,任凭冷风吹,我自志不移。”这是多么好的一代青年啊!
就说黄苇町吧。他的祖父是一九二五年入党的老一辈理论工作者,殷切期望小苇町继承他的事业。可是文化革命一来,一切都颠倒了,祖父被打成了“走资派”。临终前,他对小黄说:“对马列,你还根本没有入门。不要赶时髦,要下苦功学习基本理论。我一生对党贡献甚微,那些残存的手稿是我唯一能留给人民的东西,你们要想法使它和人民见面。”祖父为捍卫马列主义奋斗了一辈子,最后却被自诩为“马列主义理论家”的人迫害致死。小黄热泪簌簌而下,他真想大声疾呼:马列主义啊,你连自己的忠诚战士都不能保护,你还灵不灵?!他怀疑了,动摇了,扭头就去报考了理工科大学。粉碎“四人帮”后,祖父的冤案得到平反昭雪,遗稿也正在整理出版。小黄终于看到了马列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的又一次伟大胜利。为了使先辈开创的事业后继有人,小黄放弃了别人羡慕的技术研究和试验工作,回到了这光荣而艰巨的理论战线上来。
决心是下定了,但是到党校来学习,需要付出代价,对许多青年学员来说,这不能不是一个考验。
来自大安山煤矿的杨玉清,父亲在解放战争时牺牲了,母亲不久也去世了,他从小跟着伯父伯母。接到录取通知书时,他既高兴,又犯难。一进党校,下井补助没有了,奖金没有了,收入突然减少一半,家里能同意吗?他爱人说:“你是共产党员,党需要你去学习,家庭的担子我一人担。”伯父是个七十多岁的退休矿工,说得更爽快:“我们不能光‘向钱看’。”为减少他经济上的负担,伯父、伯母搬到了他姐姐家。家庭的支持,给了杨玉清很大的力量。他想:“革命前辈为寻找真理前仆后继,我们为了实现祖国的四化,不努力学习能对得起谁?”
为了专心学习,有的学员说服了自己的女伴,推迟了婚期。有一位学员结婚后第二周,就背着背包来了。屈健民、柴素娥夫妇同进理论班,两人年龄都不小了,还是下决心在学习期间不要孩子。
这样的故事,在学员中可以听到许多。谁强迫他们这样做了?没有。他们是自觉的,心甘情愿的。因为他们意识到,一个人活在世上,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没有崇高的信仰,只是一味地追求金钱,贪图个人生活的安逸,就只能象一条没有脊梁的爬虫,永远不能直立起来。共产党员为了崇高的信仰乐于牺牲个人利益,否则还算什么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先锋战士?
夜深了,北京市委党校一栋大楼依然灯光通明,一批年轻人正在聚精会神地攻读马列著作和毛泽东同志的著作。不是有人说“中国出现了‘信仰危机’”吗?请他们来看看这些年轻人吧!他们是大有希望的新一代,正在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发向前。
本报记者 吴鸿业 宋世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