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自愿互利 取长补短 互相促进 共同发展 昌邑县县社队企业走联合道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5-30
第2版()
专栏:

自愿互利 取长补短 互相促进 共同发展
昌邑县县社队企业走联合道路
据新华社济南五月二十九日电 新华社记者毛致存、新华社通讯员范修善报道:山东省昌邑县一些社队企业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采取和国营工厂联办的办法,取长补短,密切协作,使社队工业迅速发展,产品质量提高,花色品种增多,销路畅通。去年,全县社队企业总产值比一九七八年增长百分之三十二,利润增长百分之九十九点三。今年第一季度,社队企业总产值又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十二。联办的县办工厂,产值、利润也明显增加。
社队企业在发展中基本上都是各干各的,虽然有了原料,但由于缺乏技术和设备,有些产品质量不高,在市场上缺乏竞争能力。而一些县办同类工厂往往又因缺少厂房、人力和物力,使本厂技术、设备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为了解决这些矛盾,一些社队织绸厂和县办丝织厂主动联合起来,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昌邑县委及时总结推广了他们的经验,对全县织绸、抽纱、草制品、盐业、地毯、服装、布鞋、织布等八个行业,陆续实行归口生产和管理。由八个相应的县办工厂分别牵头,县、社、队协作,配套成龙。牵头的县办工厂负责对外签订经营合同、新产品的设计创新,发放原料,验收成品或半成品,进行产品的精处理,统一销货。有关公社设技术指导站,指导社队加工,检查验收产品质量。各个社队企业根据合同,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昌邑县的县社队企业在联合的过程中,不搞“一刀切”。县有关部门对条件成熟、积极要求联合的县社队企业,及时组织与扶植;对条件暂不成熟的,不急于联合,积极创造条件,然后再联合。凡是联合的行业,在正常的情况下,保证县社队各方的生产有所发展,收入有所增加,都得到实惠。
昌邑县的县社队企业走联合的道路,虽然时间不长,但已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一、有利于县社队工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如县办的柳疃丝织二厂,把百分之九十一的出口产品放在社队加工。这样,这个工厂既为社队剩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使集体收入比联合前增加百分之六十,又发展了自己,扩大了生产,使利润比联合前增加百分之五十四。二、有利于县社队工业统筹安排,把社队工业的产品逐步纳入计划,解决产供销矛盾。三、有利于根据市场需要,进行产品更新换代,增加花色品种,增强竞争能力。过去社队工业无力广泛地了解国内外市场行情,往往产品转得不及时,改得不对路,造成被动。现在,牵头的工厂有专人来管市场情报和设计,经常了解国际市场需要,抓好产品设计创新。社队工厂就按这些样品生产,适应了市场的需要。全县草制品在未联合前,因花色品种不对路,销路不广。联合以后,县草制品厂的设计人员,经过调查,生产出一批式样新颖的草制品,很快在国际市场上成交五十一种。四、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牵头的工厂和有关公社的技术指导站,经常派出技术人员,针对社队工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技术指导,培训技术骨干。加上县社队企业分工精细,各负其责,各自发挥特长,提高了产品质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