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7阅读
  • 0回复

斯人宛在,光鲜逾昔——史沫特莱逝世三十周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6-01
第3版()
专栏:

斯人宛在,光鲜逾昔
——史沫特莱逝世三十周年
茅盾
她去世已经三十年了,离开中国更早十年。这段时光不短,其间有许多着实煊赫过一阵的人和事都为历史草草抛却,但我一念及她,便觉得斯人宛在,光鲜逾昔。安格妮丝·史沫特莱是难忘的,无论你喜不喜欢她。我们中国人当然喜欢她,非常喜欢。在今天这个集会上我愿意说得更庄严些:我们敬爱她。我近来感觉到我们对她的这份感情确实是在与日俱增。这不是一句过场话;这是时间和实践赋予她最鲜洁的新色彩,令人心驰意远。
史沫特莱一生大部分工作同中国革命结下了不解缘。她二十年代末到上海,然后在西安,在陕北,在山西抗日前线,在新四军,在武汉做各种各样的工作:帮助我们党做地下工作,维护作家,对外宣传联络,写通讯写书报道抗日战争,写中国革命传记,办救济事业,募款买药,动手为老百姓看病。那是中国人极艰苦的岁月。她同前方的战士一个样。我们今天手头仅有的她的几张照片都是穿八路军粗布军装,打着裹腿的。但她说这是她一生最幸福的日子。她四十年代之饱受麦卡锡主义迫害,最后不得不离开美国,贫病交加,死于伦敦,也正是为了中国的缘故。她的遗物、遗言无不浸透了对中国的深情。她常说:她总是忘记了自己不是中国人;而我们有幸同她在一起的人谁又想到她是外国人,“非我族类”呢,尽管她的眼鼻言笑大异于我们。在我们同史沫特莱的关系上“天下革命是一家”绝不是一句空泛的豪言壮语。她是我所遇到的透彻到家的国际主义者。她深邃的目光不仅落在中国,而且遍及德国、苏联,以及印度。当然,她又是美国国内工会、妇女、少数民族运动中杰出的活动家。
史沫特莱作为作家、记者,有远大的历史眼光,锐敏的政治感觉,饱满的事业心,顽强的斗志,生动活泼的笔锋,为我们的文字工作者立下了很好的榜样。她为朱德同志写的《伟大的道路》是中国第一部革命历史传记。很惭愧,前几年我们的辞书竟不载此书。现在我希望我们的作家要学习安格妮丝的胆识、才学、文笔,在她为我们开辟的道路上更好地走下去。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史沫特莱的文学、新闻成就首先是建立在她作为革命者的尊严、独立思考、创造性和风骨之上的。在她身上,文不见半点封建气味来,这对我们中国人好比空谷足音,正是最具吸引力的。
近来我病中多暇。在说起要为我们敬爱的史沫特莱开纪念会后,我不禁回想她之为作家、记者、革命者、中国之友、妇女运动家、国际主义志士的哀乐一生,颇觉其犀利(时或近于刻伤)、绝俗(时或近于愤世)、创新(时或近于纵奇)、嫉恶(时或近于无恕)、利他(时或近于虐己),其中闪烁着高尚品格的光芒,可说是二十世纪同辈人物中所罕见的。我静对夜窗,反复细味,感触很多,同时也在精神上获一安慰和启示,好比看到太空中一道彗星昂然而又悠然逝去。再来想想她所眷恋至死的中国和世界人民,就平添了几分勇气和信心。她写的作品(从《大地的女儿》到《伟大的道路》)和写她的作品应该是教育青年一代的极好材料。她自然不是什么“完人”,这个概念她听了要跳起来抗议的。
她毕生的遗憾大概就是没有能重返解放了的中国了,曾说过:要亲一亲那里的土地。我们也怀念她。但事情并不结束。一个生气勃勃、又严正又温情的灵魂,将永远呵护和激励中国的后来者。我希望中国也将用自己的品德、行为、纪录证明它将无负于人们的钟爱,无论本国的外国的,生者或死者。去八宝山史沫特莱墓前致敬的同志们,请将我这番意思带去,并一束盛开的五月花;她的生命就是这样旺盛、无拘束而美丽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