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为了孩子……——访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张天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6-02
第8版()
专栏:

为了孩子……
——访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张天翼
刘国胜 魏亚南
“为了孩子,他几乎奋斗了一生呵!”
人们见到张天翼同志时,都会产生这种想法。他今年已是七十四岁的老人了。五年前,他患脑血栓后遗症,半个身子麻痹,右肢瘫痪,至今还不能自理。他不时地扬起脸发出会心的微笑,不断点头,但话却说不清楚。
见此情景,我们心里不由感到一阵痛楚。若不是重病缠身,他会写出多少好作品!
从三十年代起,老朋友见面管他叫“老天”。解放以后,孩子都叫他“老天叔叔”。他一直是孩子们的忠实朋友。只要读过他的作品,都不会忘记这位长期坚持不懈地为孩子们付出了辛勤劳动、创造出不少富有滋养的精神食粮的人。他是几代儿童的朋友,几代儿童都在惦念着他。近十年来,林彪、“四人帮”的文化专制主义虽然剥夺了作家的写作权利,但他的心一直系在千千万万孩子们的身上。
早在解放前,这位曾被人称为“文学的漫画家”的人,在二十年代末从事他的文学活动不久,就开始了儿童文学的创作,他的《秃秃大王》、《大林和小林》、《奇怪的地方》、《金鸭帝国》等作品,以其隽永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在孩子们的幼小心灵里,发生了深刻影响。有人那时就曾断言说,张天翼“于儿童精神食粮的贡献是甚于他的整个著作的价值”。人们说,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是从鲁迅“救救孩子”的一声呐喊正式开始的,那么,从那时到现在已有半个世纪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一直坚持为孩子们写书的作家,真是寥若晨星,而作家张天翼同志,实在称得上是其中灿烂的一颗。
全国解放后,他几乎把自己全部创作精力用于儿童文学,用他的作品给新中国的儿童以多方面的教益。他熟悉儿童,了解孩子们的心理,善于捕捉生动、稚气的口语。他所塑造的儿童形象都是活生生的。他们说的话,他们做的事,都与他们的年龄、性格和身份相称。象罗文应、小红、李小琴、赵家林、王葆、蓉生这些平凡而可爱的形象,都是小读者们在自己的生活里常常遇到的,甚至有的就是他们自己的写照,使他们感到完全是真实可信的,先进的人物也不是高不可攀的。孩子们从张天翼的书中找到了自己的伙伴和朋友,汲取了知识和力量。在这位老作家的家里,珍藏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少年儿童寄来的信件和照片。去年,江西工学院子弟中学一位十四岁的小同学,不仅给他写来了热情洋溢的书信,而且还给他画了一张像。虽然这位小朋友没有见过“张爷爷”,可是连“张爷爷”自己看了都说画得很象。今年四月二十日,北京长空机械厂校外活动站的一群红领巾到他家过队日,一个读过《宝葫芦的秘密》的男孩子,对他咬着耳朵说:“告诉你,张爷爷,我现在不再相信宝葫芦了,我要相信科学,相信自己的智慧。”老人禁不住仰脸大笑起来,笑得那么开心,那么舒坦。是呵,他自己曾不止一次地表示过,只要孩子们读了他的书,受到教益,就是他的最大快慰,最大喜悦。
张天翼同志虽然抱病多年,却一直关心着儿童文学。他曾多次呼吁作家们多给孩子写书,并希望有关部门都能经常关心、注意儿童文学,不要只到每年“六一”节才想起儿童们。粉碎“四人帮”后,这位半瘫痪的病人,以顽强的毅力,用左手执笔写了十来篇文章,要求把孩子从林彪、“四人帮”造成的“饥荒”中救出来。他说,一部书就是一位“特别教师”,对儿童的影响很大,我们作家有责任为孩子们写出更多的好书,这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他说,将来他还要继续为小读者创作新作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