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风霜雨雪二十年——记中共西藏当雄县委书记龚达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6-03
第4版()
专栏:

风霜雨雪二十年
——记中共西藏当雄县委书记龚达希
今年春节以前,藏北牧区大雪下了几天几夜。中共西藏自治区当雄县委书记龚达希面对突然袭来的雪灾,有几天几夜没有合眼了。
当雄县这次雪灾是二十多年来没有见过的,平均积雪一尺厚,全县六十万头(只)牲畜竟有三十万头不能在当地放牧,不少牛羊四、五天没有吃草了,膘情正在急剧下降,如不采取紧急措施,将会导致牲畜大批死亡。
无风的草原,见不到星斗的夜空,使龚达希不得不一个晚上几次爬起来观测天气,一次又一次地找常委们分析形势,研究抗灾的具体措施。抗灾期间,龚达希常常自己开车或骑马,下到重灾社队察看灾情,了解牧民们的要求,及时作出新的部署。
本来,在这次雪灾袭来之前,他回内地休假的假期到了。可是在雪灾面前,他主动向上级党委提出:“不取得这次抗灾的胜利,决不离开当雄草原。”
在抗灾的日日夜夜里,龚达希渐渐消瘦了。牧民们望着他那消瘦的身影,很是心疼。在牧民们看来,龚达希还象十几年前那么刚毅、坚强、不怕苦……
龚达希,原是上海牛奶公司第二牧场的兽医技术员。一九五九年,当时只有二十三岁的共产党员龚达希,响应党的号召,从上海来到西藏工作,开始了新的生活。
当时的当雄县,只有龚达希一个兽医,全县三十万头牲畜的治病任务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他整天东奔西跑,忙得有时一天也吃不上一顿饭。
一九六三年,龚达希当了当雄县兽医站站长,依然是哪里牲畜有疫情就出现在哪里。草原上的人们都说:只要是龚达希来了,就没有治不好的病畜,就给我们带来吉祥。他不是龚达希,而是龚“扎西”(扎西即吉祥之意)!
龚达希从小生在上海,以后又工作在上海。来藏不到二、三年,他穿起了牧民的羊皮藏袍,学了一口标准的藏话;他同牧民一样抓糌粑,喝酥油茶。后来,他还和一个藏族女干部结了婚。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颗同草原牧民一样的心。牛羊病了,他同牧民一样忧愁;病畜治好了,他同牧民一样欢乐。
一九七四年,龚达希已经是县委副书记了,他带着有病的爱人和不满三岁的孩子来到拉根多等几个公社蹲点。就在这年春天,当雄平川风雪四起,拉根多大地被风刮得光秃秃一片,几乎连一根草都不剩。饥饿带来了疾病,牲畜成批死亡。此外,拉根多四队还有一千六百多头(只)牛羊困在五千多米高的半山腰,如不尽快解决吃草问题,有可能全部冻死饿死。
面对这种严重情况,龚达希心如刀绞。他把牧民们组织起来,给牛羊喂糌粑、喂鱼干,熬骨头汤给病弱牛羊喝,动员社员们拿出自己家的皮张给弱小的牛羊盖,组织全社兽医防治疾病,鼓励人们向困难作斗争。
龚达希自从走上领导岗位以来,就有目的地抓草原建设。他说:“要发展畜牧业生产,不解决草的问题,那就是一句空话。”在纳木湖畔,在当曲河两岸,在念青唐古拉山脚下,那大片草库伦和饲草基地,不知撒下了他多少辛勤的汗水。一九七五年冬,已是县委书记的龚达希来到了胜利公社。当时牧民们正在冒着严寒建设一块八十亩的饲草基地。龚达希来后就同牧民一起投入了这场战斗。
现在的当雄草原,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牲畜总头数比民主改革时增长了一倍,为国家提供的畜产品一年比一年多,人民生活也一年比一年好,不少牧民住上了敞亮的新房。
为了把草原建设得更美,为了抵御经常发生的雪灾,龚达希正和全县人民一道建设着全自治区最大的饲草试验场,准备在近几年内完成三万五千亩的饲草种植、培育任务。去年,已经种了九种牧草,面积一千五百多亩。人们看着那片片碧绿的牧草,那开着金黄小花的油菜,和那结有沉甸甸麦穗的青稞,仿佛看到了当雄草原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华社记者 群桑 李少山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