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无望的“希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6-03
第7版()
专栏:

无望的“希望”
苏应元
英国《金融时报》最近刊登一篇报道,题目是《西方不想使“饥饿”的巨人挨饿》。
这“饥饿”巨人,指的就是苏联。文章说:尽管西方为抗议苏联入侵阿富汗,主张对其制裁,但还是认为应向它供应石油工业设备。“普遍的希望是,在苏联自己国内缺石油时,对莫斯科伸出援助之手,这样就能减少苏联设法控制海湾石油的兴趣。”一位西方专家还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苏联能够看到隧道末端的光明,它就会少一些绝望的感觉。”
本来,国与国之间开展正常的贸易往来,并无什么不可。但这种对侵略者所怀的“希望”,却不能不令人感到吃惊。
企图用蜜糖去安抚害人凶物以希求安宁,从来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在古希腊神话中不乏这类例子:有的慑于海水泛滥,将亲生女儿领到悬崖上去喂食海怪;有的为禳解荒旱瘟疫,每隔几年就得送童男童女去供奉半人半牡牛的妖孽。在墨西哥,迄今还留存着玛雅人的“神池”古迹。据考证,古代的玛雅人一旦面临可怕的灾害瘟疫,祭司便要在少女中选择最美丽的一位盛装打扮投入“神池”,以此去祈求灾祸的消除。但这类蠢举何曾给人类带来过什么安宁?从“神池”里挖掘出来的累累少女头骨,就是血和泪的见证。
其实,现实本身比神话更能说明问题。长期以来,西方向苏联出口设备、转让技术、提供优惠贷款、输出大宗粮食,给予的“援助”早不算少了。岂止是“援助”,简直是在以“大出血”来向它“输血”。但结果如何呢?西方伸出的“援助之手”是否使苏联的扩张胃口减少一丝一毫呢?没有。阿富汗事件就是明证。
以为苏联侵略、控制别国只是因为没有“能够看到隧道末端的光明”而产生的“绝望”反应,这种看法是没有根据的。就在最近,苏联头目们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吹嘘苏联的实力如何“强大”,宣称当今苏美“力量对比,包括军事力量的对比,已非同往昔”了。这种洋洋自得不可一世的样子,恨不得把整个世界都吞下去,哪有一点“绝望”的影子?
苏联的最终目标是要称霸全世界,欲壑难填,请问如何能令其不饿?奉之弥繁,侵之弥急,这就是冷酷无情的现实。幻想让侵略者看到“光明”、减少“绝望”而停止侵略,到头来必然是使自己失去“光明”、陷于“绝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