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小地” 春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6-09
第6版()
专栏:札记

“小地” 春寒
一九七八年春天,勃列日涅夫发表了他的卫国战争回忆录《小地》,接着吹捧的鼓噪声不绝于耳。报刊发表评论,军官“回忆首长”,读者畅谈感想,纷纷歌颂这本书是什么“长篇史诗”、当代“一束当之无愧的荣誉花环”、一本“人民大众的书”、“意义重大的书”、“必读之书”。那时候,“小地”上似乎一片高唱入云的颂歌。
两年后的又一个春天,今年五月九日,莫斯科中央音乐厅举行了以《小地》为蓝本的盛大“朗诵表演”。演出中间,穿插各种人物对话、歌唱和舞蹈;舞台上,时而枪声大作、炮火轰鸣,时而硝烟弥漫、尸体遍野。短短一个半小时的演出,就有五十多个演员(不包括群众角色)上场。照例说,这样不惜工本的演出,准是掌声雷鸣,场场客满。可是,演出却遭到了冷遇。开幕不到二十分钟,就有人离席而去,起初三、五人,后来是七、八人,最后干脆一排排成群结队、大摇大摆地退出大厅。尽管特别邀请了不少十八集团军的老战士和“义务观众”前来捧场,但到谢幕时,台下已经是稀稀落落,冷冷清清了。
《小地》演出遭到冷遇,并非偶然。一九七六年,莫斯科一家电影院上映大型纪录片《勃列日涅夫在哈萨克》时,全场只有十五个观众;一九七九年,有一次在《十月》影院上映为勃列日涅夫歌功颂德的故事片《粮食的滋味》时,只有三十个观众。
今年春天,苏联气候与往年不一样。五月,莫斯科还下了一场雪,给人们增添了寒意。《小地》遭到的冷遇如同五月雪,把几年来围绕它所掀起的人为的热浪冲刷得无影无踪。
·龚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