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木版上的抒情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6-09
第8版()
专栏:

木版上的抒情诗
艾青
力群同志是三十年代开始艺术创作生活的,他是和中国革命的新木刻一同成长起来的木刻画家。
一九四一年春天,我到延安不久,在八月中旬举行的四位木刻画家——力群、刘岘、焦心河、古元的展览会期间,我曾写了一篇评介的文章《第一日》,其中关于力群同志的木刻,我曾说:
“……他的作品留给人以一种富于装饰美的印象。
“这次他的出品很多,而且大部分都是新作。这许多新作很显明地是作者探求新的道路的一些可贵的努力。它们截然地表明了和他的旧作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只是表现手法的差异,却也是创作意欲上的差异,这些差异使他的新作成了艺术创作路程上的一个主要的迈进。
“《昨日的教堂》(即《延安鲁艺校景》)是这些作品里面最值得赞许的一幅。这作品的表现手法很生动,它的生动在于作品里所流露的高原的树木与天空之间的清朗的空气相调协,以致使我们不得不为这艺术家所再现了的景色所魅惑。
“《打窑工人像》和《饮》是相接近的两幅,它们的刀法,它们在画面上所呈显的作者对于素描画的努力,都达到比较完善的水平。虽然《饮》在技巧上比《打窑工人像》要纯熟些,但在构图上我还是更喜欢后者。
“《女像》和《女孩像》都有不同的长处,前者的刀法对于作者是非常突然的变换,这或许是作者新的尝试,这作品的画面有一种象石刻似的均整与单纯的美;而《女孩像》的表现手法和它所流露的素描的成功是可贵的,那北方女孩的正面的脸颊,鼻子与眼睛、嘴,都得到了最经济而又恰当的表现……”
从一九四一年到现在,时隔三十九年之久,力群同志在北京北海公园的植物园又举行他的版画展览会,这是值得欣喜的事。
这次他展出了包括各个时期的作品共有九十六件。这些作品除在一九四一年那次展出过的二十六件之外,全是新作。
在这漫长的三十九年,相当多的时间处于各种政治运动中。由此可以看到力群同志是相当勤奋的。
这次所展出的作品,题材更多样了,接触的生活面也更宽了,在形式上也更多地吸取了我国民族和民间美术传统的表现方法,已逐渐地形成了简洁、明快、富有抒情色彩的风格。而这也正是我在多年前所赞赏他的艺术中的装饰美。
各种艺术,由于它们所采取的材料与工具的不同,决定了它们不同的性能,发挥不同的作用。
作为版画艺术,这儿先说木刻画,它以木板为材料,以雕刻刀为工具,它们容易表现比较明快,对照比较强烈的题材。不能对版画提出象油画所追求的效果。即使是大幅的套色木刻,也不能(至少是不宜)去追求油画的诗史般的题材。
过于繁复的题材,需要过多的属于纯粹工艺的技术。纯粹工艺的技术虽然是完成艺术所需要,但它并不就是艺术;作为艺术,即使材料和工具如何不同,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既真实而又有美感。
艺术里的真实,不是对客观世界的简单的复写和摹仿;而是艺术家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契合。
力群同志选择了不少抒情诗式的题材,在作品中力求达到单纯与明快,看了他的这些作品,象读一首首抒情的小诗,给人以清新的感觉。例如《百合花》、《瓜叶菊》、《山葡萄》、《石竹花》、《生地花》都带来山野的芳香。
其它如《黎明》、《长江风景》、《鹿园》、《清泉》、《林间》、《春风》等等也是抒情味很浓的风景画。
当然,他也致力于刻画社会生活的题材,新的农村生活的变革,日常劳动的场面。
然而,这些都不是他的艺术的特点。我们曾发现有不少人喜欢追求这一类题材,而且也有比较成功的收获。
千万不要以为我是在鼓励我们的艺术家闪避现实生活的题材。也不要以为艺术家——木刻艺术家只能刻画身边琐小的事物。
每个艺术家要有意识地根据自己的爱好与技巧上所已经掌握的能力,去发挥自己的才能。
每个艺术家都必须具有“自己的”特长。有人善于谱写进行曲,有人善于谱写抒情歌曲。不能让女高音去唱男低音所唱的歌。
多年来的经验证明,力群擅长于表现单纯、朴素、明快——具有浓郁的装饰味和抒情诗式的题材。
一九八○年五月十六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