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电车公司的创造发明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6-28
第3版()
专栏:

  电车公司的创造发明者
卢运泰
创造电车挡水板的卢运泰,在电车公司修造厂工作快三十年了。他技术熟练,待人和气,大伙都叫他老卢头。解放前他在厂子里当副工头,实际上不管事,老得听喝。所以他干起活来也是马马糊糊。解放初期,老卢头还是那样。他说:“什么共产党、国民党,咱全不管,反正是干活吃饭不多事。”去年三月间,市府召开了一次工人座谈会,与会首长对工人们的亲切关怀,感动了这位老工人。他开始感觉今天真当了主人,工作积极起来了。行政上看到铆工班没有领导,就叫他到白天工作,当铆工班的领班。副工头改领班,名义上降级了,但责任加重了,他反到更高兴了。他有事耐心和工友商量,全班打成一片,共同研究改进生产。
电车怕雨,是二十多年来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去年八月一场大雨毁了三十多辆机车。由那时起,电车公司党政工团号召职工想法防水。二月的第一次防水会上,研究出电车怕雨的原因:一、阻力装在车下,轨道上存水被车轮带起溅到阻力上,使阻力短连而烧坏。二、马达皮的最下面有一个洞接近地面,也容易进水,使滚子线圈受潮烧坏。大家都为此事开动了脑筋。有人提议滚子后加设胶皮垫,后面用铁板挡着防水。卢运泰为这事更费了心血。他最初试用铁皮把阻力挡着,但试行后,因不通风,阻力生热而失败。他又研究在车轮旁装设挡泥板,用七厘五的铁皮剁成八英寸半宽十八英寸半长的铁板,下面接上胶皮,整个挡住车轮所带起的泥和水。这样解决了雨天行车的问题,减少了雨天行车的损坏率,并给市民在雨天乘车以便利。这个合理化建议,得到了一等奖。另外他还改善了四种工具,都得了四等奖:(一)机车头增设缓冲的碰木护铁,减少了车的损坏。(二)木工大修车时,拆车顶子,原来用人力加绳子系下,不但费劲也太危险。他研究用滑轮,减少了人力,增加了安全性。(三)木工凿电缸木座圆眼,原用人力一个眼需三十分钟,他设计制出滑钻,一个圆眼只用三分钟。(四)铆工铆车皮用的卡蓝易弯,丝杠也易坏,他用废料制短卡子丝扣,并加宽卡子铁,使卡蓝效力提高,不易弯了。
(王旭、彭振绥)
刘梦星
电车公司不断改良工具提高生产效率的刘梦星,十五岁就到工厂学徒,期满后在外边流荡。他认为凭技术到那里也能吃饭,华北各工厂,太原、开滦、门头沟各煤矿,都有过他的足迹。电车公司先后来过四次。
解放了,他感到时代变了,同时也感到过去奔走的痛苦。他安下心来在电车修造厂工作。原来厂里有包活制度,是过去工人因为工资太低,把些活放在工作时间外包件,可以多挣些钱。解放后,他认为工人当家做了主人,不应再这样作。于是他首先放弃包活,有必要时义务加班。刘梦星并时刻在生产上想办法。当时电车上自动闸盒的隔电板缺乏,外洋货也没有,厂里用石板做的性脆,他研究用石棉纸做,又研究用石棉灰作。终于和别的工友合作试验成功。
刘梦星在干训班学习后,加入了自己的党,认清了要为人民服务,在生产上就更加积极了。今年各人分工订计划后,工作效力都提高了很多。他更开动脑筋,改良了很多工具。过去,电车公司做电缸大刷子铜头都是用人工锯,每工可做一百五十个。他做了一套半圆窟窿的剪子口,每小时就能做一百多个。做电缸大刷子铁螺丝六方帽,以前用手锉,每天锉六十个。后来他研究用压力焖子作,每小时就能出六十个,比手锉的更规矩。最近和张玉波做铜头片,最初用人工剔,然后锉,每小时锉十五片。刘梦星研究用汽剪子铰,每小时能铰四十片。因汽剪子力大,时常铰走了样子,而且用钳子挟着很费力。他和张玉波共同研究改善办法,计划再做一个焖子。试验成功后,每小时可铰二百四十片。
这些成绩给了案工班工人很大的鼓舞,成为大家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次公司对他的每一种供献都给了一等奖或二等奖。
(彭振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