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联合出生产力——记上海手工业系统的联合经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6-26
第2版()
专栏:调查报告

联合出生产力
——记上海手工业系统的联合经营
在贯彻执行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过程中,上海手工业系统需要解决这样几方面的问题:一部分工厂产品适销对路,任务繁重,可是厂房、设备、劳动力不足,生产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另一部分工厂,尤其是集体所有制企业,供产销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厂房、设备、劳动力的潜力发挥不出来;还有些工厂资金有余,但受场地的限制,变成了“死钱”,没有收到应有的效益。怎么样解决这些问题,挖掘出各类企业的潜力呢?上海手工业局经过反复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突破因所有制不同、地区不同,只能各自经营的框框,发展起多种形式的联合。
一种是以一个中心厂为主,把几个生产任务相似,或生产任务长期不足的工厂(包括不同所有制的厂子)联合起来,组成专业化生产的总厂。由总厂负责同用户签订合同,并解决原材料、生产技术等方面的问题,使供产销衔接起来,齐心协力生产适销产品。
另一种是把生产短线产品,但劳动力少、厂房场地小,资金来源少的国营工厂,和生产任务、技术力量严重不足,而劳动力多、厂房场地多、资金来源多的集体工厂组成合营厂。这种合营厂的特点是:所有制不变,一套班子,两本帐目,资金分开立户,利润实行分成,但企业的人、财、物统一使用,供产销统一调度。
第三种,组织无法扩大生产能力的国营厂和有一定生产潜力的社队企业、城镇街道企业联营。手工业局提供设备,配备技术骨干和部分管理干部,社队或城镇街道企业提供厂房和劳动力。在保持两个系统、两种所有制、两种职工编制和两个工资渠道的前提下,组织生产。
第四种,为解决原材料上的“缺口”,他们和浙江、湖南、广西等地的造纸、木器、骨胶等厂签订补偿贸易合约。通过合约得到所需原材料,保证了生产的发展。
目前,上海手工业系统已经办起九个“总厂”,二十四个“合营厂”,二十七个“联营厂”,搞了九项跨省市的“补偿贸易”,被联合起来的共有一百一十三个工厂,四万五千五百多名职工,四十七万三千多平方米厂房。厂数、人数、厂房面积都相当于全局的五分之一左右。
这个系统搞联合经营所以能巩固、发展,一条重要的经验是兼顾国家、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各方的利益。目前,在利润分成上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以双方联合前的利润为基数分成,超过部分再按双方投资和劳动力的比例分成,人们简称“两步分成法”。另一种是“一次分成法”,即按双方合营或联营前的利润和资金、劳动力、技术状况等,确定一个利润分成比例,实行一次分成。
上海手工业局组织联合经营,已经显示出多方面的好处:
——能够迅速提高生产能力。由于联合经营能扬长补短,便于发挥各自的优势,一般在签约后两三个月开始生产,半年左右形成生产能力,一年可以收回双方全部投资。如衬衫五厂、衬衫二厂同社队企业联营的两个厂,都是去年四月签约,五月投产,年底就创利润六十五万多元,换取外汇一百六十万美元。
——利用原有厂房、设备,节省投资,缩短基建战线。如上海人民五金工具厂生产的型材切割机和自爬式割管机,是短线产品。主管部门要求一九八一年将这两种产品的产量分别提高百分之四十八和八倍。如果搞新建工程,需投资三十五万元,建厂房二千多平方米。他们同集体所有制的新伟五金厂合营,利用原有厂房、设备,花钱不多,很快就使生产水平达到上级的要求。
——有利于提高社队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联合之后,全民所有制企业都派出干部和技术工人进行帮助、指导,供产销也间接纳入国家计划轨道。嘉定县唐行公社一家四百人的社队厂同全民厂联营一年,扣除工人的工资,净收入四十余万元,对发展农业和改善社员生活起了不小的作用。
——把“死钱”变活了。这个局每年都积累一定数量的资金,过去由于受到各方面的限制,不能使资金较好地发挥作用。如今,他们向九个实行补偿贸易的外地企业提供七百多万元的设备,对方将供应上海手工业系统各种纸张、骨胶、木器家具等,使“死钱”变活了。
本报记者 石德连 肖关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