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永葆共产党员的革命青春——记模范共产党员张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6-26
第3版()
专栏:

永葆共产党员的革命青春
——记模范共产党员张挺
本报记者 金凤 本报通讯员 丁景张
终身的事业
张挺同志今年七十八岁了。这位一九三六年参加牺盟会,一九三七年七月一日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一直坚持共产主义的信念,把共产主义当作自己终身的事业。
抗日战争的艰苦年代,他一直坚持在临汾、沁源一带。敌人悬赏一万元要买他的脑袋,暗藏的内奸十天内害死了他两个儿子,他没有后退一步。解放战争打响了,他在炮火中,组织抢运几百万斤粮食、几十万斤食盐、几万匹布送往前线。
全国解放,他全身心投入社会主义建设,足迹遍及全国。他是这样的一个共产党员,只要党有召唤,打起背包就走,从不计较工作条件的艰苦和地位的高低。一九六五年,他主动申请退休,回到临汾家乡。
退休,对于他来说,决不意味着回家享清福,只不过是战斗岗位的转移。他认定共产党员终身要为国操劳,为民分忧,为党操心。他想着祖国的未来,想着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担任了临汾县的少先队特邀辅导员,自觉担负起培养青少年的重任。
人们看到,春寒料峭,他出入邮局、书店,给青少年订阅书报杂志。夏日炎炎,他骑着用了近四十年的旧自行车,给青少年去作辅导报告。秋风萧瑟,他带领青少年学雷锋,作好事。冬雪纷飞,他走乡串户,和农村青年促膝谈心……
坚持阵地 决不后退
正当他和青年一代在社会主义大道上高歌猛进,一场拔地而起的政治风暴席卷全国。
一九六七年四月,六十五岁的张挺突然被带上手铐游街示众。他被挂上黑牌,押到万人大会上进行“批斗”,“罪名”是“培养修正主义苗子”!
望着这位掏尽赤心为孩子的受苦的老人,群众眼里滚动着泪水,天真的青少年大放悲声,愤慨的人群纷纷离开会场。
在监狱中,张挺不放松对青少年进行教育。一位蒙冤入狱的小青年悲叹“清不完的队,站不完的队”,意志消沉。张挺意味深长地激励他:“刀在磨砺中锋利,铁在百炼中成钢,年青人必须在斗争的风雨中成长!”这位青年出狱后应征入伍,后来成长为一名优秀战士。
在群众的强大压力下,被囚禁五十多天的张挺终于出狱回了家。老伴见到他,忍不住放声痛哭,劝他:“你给娃娃们花多少钱我不心疼,你给娃娃们跑多少路我不反对,可你也得看看如今的世道。撇开我这快入土的老婆子不说,你也该为咱儿女想想!”张挺慨然长叹:“你的心我明白,可要讲到为了儿女,这千千万万娃娃,不都是党的儿女,是你我的儿女吗?我不能撇下不管!”他对前途充满信心地对老伴说:“夜再黑,总有个明!风再大,总有个停!不管有多少风险,教育娃娃是千秋大计,咱决心干到底!”
不久,他和老伴搬出县城,回到故乡城隍公社南乔大队安家。他用自己的积蓄先后修建了七孔窑洞、二间平房。他一家住了三孔窑洞,其余的窑洞和平房全部拿出来办了青少年的阅览室、展览室和游艺室。
他把战争年代保存下来的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和一些报刊、笔记本、革命文物统统献了出来,又买了三千多册图书,订了些报刊、杂志,收集了许多金属、矿石、化纤标本,连同反映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实践活动和刘志丹、杨靖宇、赵一曼、刘胡兰等烈士事迹的图片以及延安、韶山等地的风光图画,构成了一个生气勃勃的青少年文化园地。附近村庄和县城的孩子们,犹如一群群小蜜蜂飞扑到这里,贪婪地吮吸着知识的蜜汁,接受珍贵的革命传统教育。
那时,文盲加流氓备受推崇,文化科学知识横遭践踏。面对这种黑风逆浪,张挺如中流砥柱,以自己经营的“少年之家”为舞台,勇敢地同毒害青少年的行为唱起了“对台戏”。
面对那种大肆宣传“白卷英雄”,他给孩子们讲毛泽东同志、徐特立同志勤奋学习的故事。面对那种宣扬“权力至上、过期作废”,他大讲董存瑞、刘胡兰舍身为公的革命品德。面对那种批判所谓师道尊严,他教育孩子们要尊敬老师,象邱少云叔叔那样遵守纪律。面对那种大骂老干部都是“民主派”、“走资派”,他用亲身的经历,大讲革命先烈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还带着青少年到幸福院去给烈军属扫地、洗脚、涮屎盆、洗衣服……
在那黑白颠倒、权欲横行,党的光辉形象和信念遭到严重破坏的日子里,他用自己的行动,在孩子们心目中树立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的崇高形象;用自己的信念,向青少年灌输着美好、光明的理想和希望。
他教育孩子们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他自己不抽烟,不喝酒,穿着四十多年前供给制时发的旧大衣,戴的栽绒帽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位武工队长送他的战利品。他穿的粗布衣服、白布袜、黑布鞋,是他老伴给缝的。理发也由他老伴包办。他没有戴过手表。家里只有一个马蹄表,是他花四元钱从旧货摊上买来的,已经使用二十多年了。
他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他戴上老花眼镜,为孩子们编写了二百六十三份、一百五十多万字的学习辅导材料,创作诗歌二千五百多首。
他教育孩子要时刻准备着,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在自己身上从不乱花一文钱,而为青少年的教育花了几千元。他给一百五十多所中小学订阅报纸杂志三百五十多份,赠阅各种图书三千五百多册。十多年来,他给学校、机关、厂矿作辅导报告一千八百多场,受教育的青少年有五十多万人次。从山西的临汾、侯马、浮山、襄汾、新绛、蒲县到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哈尔滨、大庆,到处留下他辛勤奔波的足迹!
他随时随地为人民服务,带动青年学雷锋。他乘火车时搀扶病人,帮列车员打扫卫生,到学校、医院、机关作报告时也去打扫厕所,住招待所时帮服务员擦桌子、抹地板,给生产队、林场、农场拾粪四万五千多斤。他总是把党的温暖送到青年的心里。在乔李公社插队的知识青年有人不安心在农村劳动,他步行二十多里来到这里,鼓励青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帮他们洗衣服,缝被褥,清理室内外,又花钱给他们订了书报杂志,买了一些急需的生活用品。
张挺同志用自己的共产主义思想和行动,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有多少青少年从他身上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前进的方向,走上为人民、为祖国服务的岗位。他们有的成了工矿企业的先进生产者,有的成了生产队的骨干,有的成了解放军的优秀指战员……在张挺窑洞中陈列着的二百多条红领巾和八十多个镜框,是孩子们热爱和尊崇他的见证!
挺身而起 为民分忧
林彪、“四人帮”的极左路线破坏了农村经济,集体和社员的生产、生活十分困难。张挺同志挺身而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困难队和困难社员。
城隍公社寺子角大队人畜吃水都得下陡坡到深沟担水,他拿出五百元交公社支援大队引水上坡,解决了全村人畜吃水困难,还扩大了水浇地面积。南乔大队建立小水库资金有困难,他支援了四百元。南乔大队第二生产队想买拖拉机、打麦机械,他支援了二千多元。城隍公社医院缺少资金,连工资也发不出,他拿出一千二百元买了一台制药机送给医院。县里号召养猪,他拿出六百元支援困难队、困难户买猪娃……
这些年,他帮助几十户困难的社员治病、买粮、供娃娃上学、娶媳妇、修盖住房,花了二千多元。
临汾地区医院医生吕松龄得了中风症,张挺去看他,他已不能说话,在纸上歪歪扭扭地写了正缺羚羊、天麻等三味中药。张挺马上跑遍城乡医院和不少老同志家,终于找到这三味中药交给病人。感动得吕松龄含着泪花,向张挺表示感谢。
他自己从不给组织找什么麻烦。但是,为了替一位受迫害的老支书平反,他找了大队找公社,找了县委找公安局,又找法院、看守所,直到把冤案彻底平反,老支书恢复党籍,他才罢休。
“四人帮”严重地破坏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腐蚀了党的肌体。看到一些干部身上滋长的某些不正之风,他痛心,忧虑,气愤。他坚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坚决抵制某些不正之风。他的高风亮节,和某些人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
有人利用职权,大盖楼房小院,为自己和子女建立“安乐窝”。张挺腾出自己修建的窑洞和平房,用来培育祖国未来的一代。
有人挥霍国家财产,大吃大喝,请客送礼。张挺作报告,自己背干粮袋,就着白开水,啃几个馍馍。
有人借儿女结婚、老人办丧事,大收其礼。张挺拿出他的积蓄和工资一万多元,用来教育青少年,帮助困难队和困难社员。
有人千方百计给子女谋高位,留财富。张挺教育子女作普通的干部、工人、社员。他没有什么财产留给子女。留给后代的是一个共产党人的巨大精神财富。他的子女们工作积极,克己奉公,勤俭节约。全家十三口,没有一个抽烟、喝酒的。
有人到处走后门,把儿女亲戚弄进城市,安排工作。张挺的二儿媳是农村户口,至今仍在生产队劳动。他的大女儿至今还是陕西汉中医院的临时工。他的内弟媳托他帮忙,要把农村户口转到城里。他婉辞拒绝,耐心打通这位亲戚的思想。
对于毕生把党的利益当作自己第一生命的张挺来说,根本反对任何人有任何特权,并且认为在人民内部居于特权地位,对于自己说来,是不可思议的,是一种侮辱!
开拓者的道路是艰难而又光荣的。张挺和千千万万烈士以及正在奋战的战友一样,正在走着一条开拓者的道路。这条道路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坚持走下去。张挺正以他挺拔的风貌,散发出全部光和热,吸引着年青一代象他那样为伟大祖国、为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奋战终身,自强不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