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要社会办大学 不要大学办社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6-26
第3版()
专栏:关于教育工作的讨论

要社会办大学 不要大学办社会
大学,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历来是由社会兴办的。所谓“大学办社会”却与此相反,即大学不仅办教育,还要经营许多社会服务事项,使学校成为一个小而全的社会。“大学办社会”是我国独有的社会现象。它妨碍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改革才行。
如果一个生人走进清华大学的校园,会感到如入国中之国。里面既有教学区,又有住宅区,还有第一生活区、第二生活区……。再仔细看,什么基建科、材料科、房管科、膳食科、施工组、水暖队、机械队、汽车队、机械厂、木工厂、食品加工厂、煤场、苗圃、校医院、招待所、附中、附小、幼儿园,不一而足,光食堂就有十五个,听说还有粮库、冷藏室等,几乎应有尽有。使人感到这方圆二百多公顷的清华园,真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小世界。
当外来人惊叹清华之大时,往往听到感慨地回答:“大有大的难处啊!”原来,无论学校领导、教职工,还是学生,都认为“大学办社会”是弊大利小。
(一)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教职工与学生的人数比例,文化革命前是一比二,现在是四比三。与教学非直接有关的后勤人员(不包括实验室和实习工厂的职工)已达一千五百人,相当于解放初期清华大学的总人数。
(二)后勤人多,反而难办。虽然后勤机构不断扩大,服务人员不断增多,但是教师买菜难、买粮难的问题却长期解决不了,后顾之忧仍很严重。尽管有十五个食堂,可是过了食堂的开饭时间,却找不到任何别的饮食服务处。这是怎么回事呢?原因在于学校办社会,使自己逐渐从社会中游离出来。社会认为既然学校不依赖它,有些应该办的也就不办了。比如,清华住宅区的三千多户居民仅有一所粮店,一到节假日或发工资时,排队买粮得要四、五个小时。学校指望区粮食部门解决这个问题,粮食部门则要学校自己盖房增设网点,这样拖了多年也没解决。再如,三万多人口的清华园里,只有两个蔬菜供应点,蔬菜紧张时,有的教师买不到菜就拣菜叶,或到附近圆明园去挖野菜。今年海淀区教育局甚至向清华大学发出通告,要他们务于一九八三年前增设中、小学,否则区里不再接纳其子女入学。
(三)分散力量,影响教学。教师由于生活负担过重,健康水平下降,教学得不到保证。行政事务也分散了领导精力。清华大学除专有一名主要领导干部管后勤工作外,其他领导同志仍要亲自抓基建、包医院、去食堂蹲点。教职工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学校当局无不过问。党委书记、校长刘达同志称自己“不仅是清华大学校长,而且是清华市市长”。
广大师生认为这样下去是办不好大学的,希望尽快丢掉这个社会包袱,让学校潜心致力于教育。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清华大学曾与北京市和海淀区协商。如果将行政后勤移交给社会来管,还有许多具体困难;如果采取一种过渡的方式,即由相邻几个大学联合成立服务工作领导机构,把行政后勤由各自经营变成几家合办,也许当前可行。 魏亚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