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这样开会好——记甘肃省召集的一次研究甜菜问题的座谈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6-27
第4版()
专栏:

这样开会好
——记甘肃省召集的一次研究甜菜问题的座谈会
最近甘肃省党、政有关部门,在省计划会议期间,召集了一次研究甜菜问题的座谈会。这次会议只用了三个小时零十五分,就确定了全省甜菜生产的方针、政策和计划等。记者从这次会上看到了一种令人感奋的新的工作作风。
会议一开始就改变了通常先由负责同志讲一些“开场白”之类的做法,首先请省农业局一位甜菜专家谈意见。这位四十来岁的甜菜专家,向大家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甘肃河西走廊种甜菜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显著的经济效益。他说,根据对河西走廊一些社队的调查,种一亩甜菜比种一亩小麦净收益高七十二元。如果能将十万亩粮食改种甜菜,就能满足现有糖厂对原料的需要,增产食糖,供应市场。这样就可以用原来进口食糖的外汇,多换回二千二百万斤粮食,相当于每亩地多产粮食二百多斤。他提供的这一笔笔有说服力的数据,很快就统一了与会同志的认识,并帮助有关负责同志下了决心。会议当即决定,在河西走廊建设甜菜基地,明年将甜菜播种面积增加到八万亩。
主持会议的省委书记李登瀛提出了一个问题:亩产甜菜一吨半至二吨是否有把握?否则种八万亩甜菜,糖厂还是吃不饱。武威地区计委负责人回答:过去有些队甜菜亩产仅五百斤、一千斤,原因是政策不落实,用的是“吃大锅饭”的办法。去年,民勤县的甜菜田全部实行了责任制,亩产普遍在二吨以上,有的高达四、五吨。只要实行联系产量计算报酬的责任制,亩产一吨半以上是没有问题的。于是,会议又决定了一条,鼓励各生产队种植甜菜实行责任田制度。
甘肃省原来规定,社队交售十斤甜菜顶交一斤征购粮,可是在顶够征购粮任务之后,多交售的甜菜却不能以同样的比例换回粮食。这种做法,多年来使适宜种甜菜的地方不能发挥优势集中种植甜菜。武威县的县委副书记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建议今后凡是交售十斤甜菜,国家便供应一斤粮食。李登瀛和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几位负责同志当即进行了商量,认为武威县的建议很好,省上过去的规定是在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只算粮食账不算经济账的情况下作出的,应该修改过来。省财办的一位负责同志当即表示,按武威县的意见,财办重拟一个解决甜菜产区粮食问题的文件,报省人民政府批转。
民勤县是被沙漠包围的绿洲。这里日照强、温差大,很适合种甜菜。但是,这个县距铁路线较远,糖厂收购这里的甜菜需汽车转运,运输费用加大,食糖成本就增加了。如果不发展甜菜,而多种粮食,这个县又因土地盐碱严重,产量很低,很难改变穷困面貌。由于上述情况,要不要把民勤县作为种植甜菜的基地,大家一时拿不定主意。李登瀛提出了一个看法,使在座的人豁然开朗。他说,从现象上看,让民勤种甜菜,国家吃点亏,但实际上是为国家卸了个大包袱,民勤县社队经济收入增加了,国家就不用年年给救济了。大家都很赞同,最后商定,商业部门让糖厂自产自销一部分食糖,用自销部分增加的收入,补充因从民勤收购甜菜而增加的费用。
整个会议,议题明确,发言集中,论据具体。各部门负责人坐在一起,对会上提出的每个问题都充分商量,取得一致意见后,立即作出决定。就这样,在短短三个多小时里,就讨论确定了为发挥经济优势而扩种甜菜的方针、政策和计划、措施。会后,时隔三天,甘肃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就批准了这次会议作出的各项决定。问题解决之顺利,就象性能良好的汽车在科学的、高效率的交通管理之下,一辆接一辆地迅速通过一道道路口,省去了多少“画圈圈”“踢皮球”的时间。
甘肃省委和省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象这样高效率的会议,在党风不正、人们的思想被“四人帮”枷锁禁锢的那些年,是不可能有的。那时类似这样的会,开上十几天,坐而论道,最后还得不出明确的解决问题的结论。
新华社记者 葛象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