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国际《红楼梦》研讨会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6-28
第7版()
专栏:

国际《红楼梦》研讨会侧记
五个国家的八十多位红学家,在美国威斯康星州首府集会,对《红楼梦》的作者、版本、思想性、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等进行了研讨,取得重要成果。
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从六月十六日至二十日在美国威斯康星州首府麦迪逊召开。麦迪逊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湖滨城市,素有美国的学府城之称。在全市十万人口中,有五万多人是威斯康星大学的教师和学生。
这次国际《红楼梦》研讨会是威斯康星大学周策纵教授发起的,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国际性的红学研究盛会。来自五个国家的八十多位红学家和青年研究人员参加了讨论会。会上发表了五十多篇论文,对促进国际性的《红楼梦》研究,扩大中外学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红楼梦》已有十六种外文译本
两个多世纪以来,我国伟大作家曹雪芹的不朽杰作《红楼梦》,不但在自己的故乡成为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名著,而且在世界上也享有广泛的盛誉。现在,《红楼梦》已有十六种外文译本在许多国家发行。正如日本著名红学家、《红楼梦》日译者伊藤漱平所说,“《红楼梦》不仅是中国文学的杰作,在世界文学中也占有很高的地位”。对《红楼梦》的研究,在一些国家里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
“国际学人庆聚首,堪喜今朝共研讨”。在历时五天的讨论中,学者们畅所欲言,各述己见,对《红楼梦》的作者、版本、思想性、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等,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中国著名的红学家冯其庸在会上宣读了一篇题为《曹雪芹家世史料的新发现》的论文,受到与会者普遍欢迎。冯其庸为了撰写这篇论文,对有关《红楼梦》及其作者的各种史料和遗迹,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考证,为深入研究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历史资料和例证。
《红楼梦》的版本历来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会上,冯其庸的《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戍本“凡例”》,中国血统的美籍学者赵冈的《己卯本与庚辰本的关系》等论文,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台湾红学家潘重规教授长达二万字的《列宁格勒东方院藏本红楼梦考索》,引起了与会者浓厚的兴趣和珍视。
潘教授一九七三年访问列宁格勒东方院时,在那里披阅了东方院所藏清朝乾隆抄本《红楼梦》三十五册。潘教授是到目前为止唯一读到这个抄本的中国学者。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陈毓罴说,中国红学研究者曾向苏联去信索求此抄本的复印品,但是迄无下文。潘教授说,列宁格勒藏本是“我见到的所有《红楼梦》抄本中抄手最高明的一个本子。”他断定,列宁格勒藏本是一个早期抄本,对《红楼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血统的美加籍学者有创见
对《红楼梦》作品本身的评价,是这次研讨会的重要内容。在三十多篇这方面的论文中,既有老一辈红学家的研究成果,也有初出茅庐的青年的新见解。中国血统的美籍学者余英时教授的《曹雪芹的反传统思想》、余定国教授的《红楼梦里被遗忘的第三世界》、中国血统的加拿大籍学者叶嘉莹教授的《谈红楼梦的文学成就及贾宝玉的感情心态》等论文,都对《红楼梦》的思想和文学价值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中国血统的美籍青年学者余孝玲的《红楼梦里的雪》和余珍珠的《红楼梦的多元观点与情感》等论文,角度新颖,分析透澈,也被认为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外国红学家的论文别具一格
由外国学者们撰写的八篇论文别具一格。他们评论《红楼梦》的出发点和角度同中国学者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例如,美国教授米乐山在他的论文中,把曹雪芹同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相比较,探讨曹雪芹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国家里,英国伟大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悲剧影响是根深蒂固的。美国教授杜鲁诺维奇在他的论文中也分析了“死亡和红楼梦的悲剧性”。
威斯康星大学讲师陈炳藻利用电子计算机对《红楼梦》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的用字进行测定,他得出的结论是《红楼梦》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的作者是同一个人。学者们对陈炳藻的创造性劳动表示赞赏,但是对于他的结论则表示异议,并希望他进行更多的检验,以解决这个争论多年的问题。
大陆和台湾学者互赠著作
在这次讨论会上,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大陆和台湾的红学家们的交往和接触。他们虽然是初次见面,但是几经交谈,就相待如故了。有道是:“秀才人情纸一张”。他们互相赠送著作。在讨论会上,他们同桌而坐;休息时,一起散步湖滨。美国米乐山教授对记者说,“看到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学者坐在一起讨论问题,是我参加这次国际红楼梦研讨会最感快慰的事。”
五天的时间是短暂的。但是,学者们建立起来的了解和友谊是长存的。正如周汝昌教授所说:“我们参加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加深了老朋友之间的友谊。我们听到了过去没有听到过的好意见,好评论,扩大了眼界和思想境界。这次讨论会是非常有意义的。希望把这次会议的精神坚持下去。”
新华社记者 顾文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