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阅读
  • 0回复

实行“大包干”责任制,社员使劲搞生产 凤阳县大旱之年夺得夏粮丰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6-29
第1版()
专栏:

实行“大包干”责任制,社员使劲搞生产
凤阳县大旱之年夺得夏粮丰收
据新华社合肥六月二十八日电 新华社记者沈祖润、王礼贶报道:实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的安徽省凤阳县,今年夏粮获得丰收。全县夏粮总产量达到二亿斤,比实行“大包干”第一年的去年总产增产一成,比没有实行“大包干”的正常年景一九七七年总产增加一倍。
凤阳县今年夏粮丰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一大批过去的低产穷队,实行“大包干”到作业组的生产责任制后,今年夏粮增产幅度最大。如普遍实行“大包干”的武店区,今年六个公社,社社增产,有五个公社夏粮总产都增加一百万斤以上。
历史上“十年倒有九年荒,身背花鼓走四方”而闻名全国的凤阳县,二十多年来生产发展缓慢。许多年份,全县夏粮总产一直在六、七千万斤徘徊,社员夏季分得的口粮只有几十斤到百把斤,不少社、队年年闹“夏荒”。党的三中全会以后,凤阳县认真贯彻执行了中央关于农业的两个文件精神,去年,全县实行
“大包干”的生产队占生产队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三,第一季小麦就大幅度增产。一九七九年全县夏粮总产比一九七八年增加五千八百多万斤;全年粮食总产也大幅度上升,比一九七八年增产百分之四十九,比历史最高水平的一九七七年增产百分之二十。
凤阳县实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使社员们看到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与自己的物质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因此都千方百计去争取农业丰收。凤阳县去年九月下旬以后,近三个月未下一场雨,土地龟裂。严重的干旱,为秋种小麦带来很大困难。但是,由于实行了“大包干”,社员群众积极性很高,他们开动一切抽水机械,连天加夜抗旱种麦四十万亩;后来水抽不上了,男女老少又挑水造墒,种麦十万亩,十二月下旬降雨后,又抢种晚麦十三万亩,结果大旱年头比正常年景还多种小麦六万亩。为了夺取小麦丰收,社员们对麦田精细管理。过去给小麦追施化肥,是乱施乱撒,现在基本上都是搞穴施;过去锄草是“剃刀刮胡子”,图表面光溜,现在是“镊子拔猪毛”,连根除掉。有的生产队家底薄,缺乏生产资金,社员们就自动掏出卖肥猪、鸡蛋的钱供队里使用。社员们齐心协力,使足劲搞生产,终于在大旱之年夺得了夏粮丰收。
目前,凤阳县各社、队正按照“三包合同”进行夏季分配。广大社员喜气洋洋,在完成国家征购、超购任务和集体提留后,把一口袋一口袋的小麦扛回家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