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管理企业需要懂行的领导 吴先业刻苦学习,著书立说,总结企业管理经验 周伯华知人善任,使干部、技术人员人尽其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6-29
第2版()
专栏:

管理企业需要懂行的领导
吴先业刻苦学习,著书立说,总结企业管理经验
周伯华知人善任,使干部、技术人员人尽其才
据新华社哈尔滨电 新华社记者陈坚发报道:最近在哈尔滨市出版的《机械工业企业管理课程讲义》一书,受到了哈尔滨市许多工厂领导干部的欢迎。这本书近六万字,作者是哈尔滨汽车齿轮厂的党委书记吴先业。
吴先业刻苦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内行的事迹在他所在的工厂早已被人们传为佳话。这本《讲义》就是根据他在本厂企业管理学习班上讲课时的讲稿整理汇编而成的。
五年前,吴先业是一家木材加工厂的党委副书记,当他被调到齿轮厂工作时,对齿轮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情况完全是一个门外汉。粉碎“四人帮”后,吴先业对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名党委书记,既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也应当精通本职业务和企业管理,以适应企业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从此,年近半百的吴先业投入了紧张的学习活动,他把节假日、饭前饭后、出差途中的分分秒秒,都利用来学习企业管理知识。类似《机械制造》、《齿轮制造》、《经济理论文集》、《外国经济管理译丛》等书籍和杂志,吴先业都读得津津有味。同时,他还注意在实践中学习,深入到全厂六个车间的每一道生产工序,拜工人为师,虚心向技术行家请教。吴先业注意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现在,凡是齿轮生产技术和机械企业管理方面的各种问题,一般都无法难倒这位党委书记了。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吴先业积极配合厂长按照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要求,发动全厂职工建立、健全各种企业管理制度,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近两年来,这个厂年年提前超额完成国家规定的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去年,这个厂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科学体系,把产品合格率从一九七八年末的百分之八十二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并创造了国内长寿命汽车齿轮的新纪录。
吴先业最近接受国家经委的邀请,参加了全国质量管理讲座团,到全国各地巡回讲学。
据新华社长沙电 通讯员王先春、记者文伯其报道:周伯华是在两年前开始担任湖南株洲焊接器材厂党委书记职务的,当时只有二十九岁。因为他生产懂行,又能知人善任,使这个厂进步很快。连续两年全面完成八项经济技术指标。
株洲焊接器材厂是国家的重点焊接器材厂之一。这里厂房设备好,技术条件也不差,可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却一度成为全市有名的后进单位。周伯华是一九六八年的中专毕业生,曾经在株洲硬质合金厂担任过团委副书记和车间党支部书记,干得都很出色。两年前,他来到株洲焊接器材厂的时候,正是这个厂需要大力进行整顿的时候。
周伯华接任党委书记后,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接触和访问了一百多位老工人、技术人员和老干部,对这个厂的历史以及干部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他深感到这个厂生产搞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做到人尽其才。例如有的文化革命前中专毕业的技术人员,至今不担任技术工作,却在车间当普通工人使用,有的大专院校毕业生虽然有技术职称,但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他把这些情况提交党委会讨论以后,大家一致认为有必要改变这种状况。在党委领导下,湖南株洲焊接器材厂很快明确了一部分中专毕业生的技术员职称,接着又提拔了四名工程师和一名总工程师。
办工厂有一批内行,就象长了翅膀一样。周伯华在选拔其他干部的问题上,也注意提醒做干部工作的同志,留心挑选那些生产内行的人担任车间和科室的主要领导工作。
周伯华不仅知人善任,自己更是虚心好学。来焊接器材厂两年,他已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全厂计划、生产、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在一次企业管理考核中,周伯华得了一百分,工人们称他为“内行书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