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适应经济建设需要 积极发展职业教育 苏州市改革中等教育结构 开始压缩普通高中规模一些普通中学已改办为职业中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7-03
第3版()
专栏:

适应经济建设需要 积极发展职业教育
苏州市改革中等教育结构
开始压缩普通高中规模一些普通中学已改办为职业中学
本报讯 记者毕全忠报道:苏州市正在认真改革中等教育结构,积极稳妥地发展技术职业教育,以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到目前为止,除恢复、创办了一批中专、技校外,还压缩了高中的数量,把一部分普通中学改办为职业中学。
一九六六年以前,苏州市中等教育结构比较合理,普通高中与中等专业学校(包括技工学校)在校学生的比例正常,工厂企业对技术员和技术工人的需求基本上能得到满足。文化大革命中,专业学校全部停办,高中猛增四倍,成为不合理的单一结构的中等教育,造成了以下恶果:一、校舍、教师、设备严重不足,降低了中学教学质量,又挖了小学的师资,降低了小学教学质量;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高中毕业生就业当学徒,而他们没有经过职业训练,要从头学技术,造成很大的浪费;三、全市工交企业迫切需要的中等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长期得不到补充,而在职工总数中学徒工却占很大比例,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从去年起,苏州市着手改革中等教育的结构。市委多次召集教育、劳动、工业、商业部门的同志讨论研究。在调查研究和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以后,苏州市委和市政府决定办好重点中学,有计划地压缩高中数量,恢复、创办中专和技校,大力发展技术职业教育,并作出规划,要在三、五年内做到,每年一万名的初中毕业生,百分之三十升高中,百分之七十进中专和各类职业学校。
苏州市发展技术职业教育采取了多种形式,注意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首先是由工交、财贸部门和企业恢复、创办了一批中专、技校。到目前为止,已恢复、创办了九所中专、六所技校,设有轻工、商业、电力、农艺、师范、城建园林、评弹艺术、工艺美术、财经等专业;其次是将部分普通中学改为职业中学。今年初,在市委的领导下,教育局、纺织工业局、劳动局联合把第二十三中学改为丝绸职业中学,把二十五中改为棉纺职业中学。今年暑假后,还将有两所中学改为职业中学,职业中学的在校学生将达到一千四百多人;第三是一部分普通中学开办职业班或开设技术选修课。
苏州还制定了开办职业中学的实施办法。一、领导体制。职业中学的人、财、物及日常管理仍由教育局负责。学校与有关业务局挂钩,为该系统培养劳动后备力量,挂钩业务局承担以下任务:确定专业设置;提供专业课教师;提供劳动基地,逐步帮助学校建立实习工厂;派技术干部参加学校教导处工作;补贴技术教育经费;考核毕业生,择优录用;二、学制为二至三年,设文化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实行半工半读(学习时间占百分之六十,实习劳动时间占百分之四十),劳动给津贴;三、培养目标为具有高中文化水平、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生产技能的技术工人;四、教育局仍按原定标准拨发学校事业经费,挂钩业务局补贴专业教育经费;五、学生毕业后国家不包分配,挂钩业务局当年有招工任务的,尽量在职业中学毕业生中择优录用。录用的学生免除学徒期,实行半年至一年的见习制,见习期满,考核合格,定为一级工,第二年升二级工。
苏州市改革中等教育结构,有几点体会。一、中等教育结构改革不单是教育部门的事,需要各部门通力协作,市委要加强领导,统筹安排;二、职业中学要办好并受群众欢迎,关键在于解决好毕业生的出路问题。这就要求改革劳动制度和招工办法;三、认真解决专业课和技术基础课教师短缺的问题,这是办好职业中学的重要环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